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看到这样那样寻找借口的人和事,比如不能做某件事情或者做不好某件事情的种种理由,抱怨“制度不行”、“政策不好”、“领导不关心”、“环境不利”,以及“同事不帮忙”、“群众太落后”、“我已经尽力了”等借口;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实际上,借口就是敷衍别人、原谅自己、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这样做就意味着把自己的过失掩饰起来,把应该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社会、单位或者他人;他们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为自己的不努力寻找合适的借口,忘记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责任,也有的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急功近利,拈轻怕重,不愿从小事做起,不能通过小事来历练自己的心境,沉淀自己的情绪,却以频繁跳槽为能事。显然,这些人无疑是缺少了干好一份工作所必不可缺的条件――敬业精神。
当整个世界都在谈论着“变化”、“创新”等时髦的概念时,重提“敬业”之类的话题未免显得过于陈旧。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是,我们在享受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成果的同时,也淡漠了经济腾飞所依赖的最基本的东西――敬业精神。那么,究竟什么是敬业呢?可能有人觉得,敬业无非是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轻易请假,能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能够按时完成自己份内的事。当然,能做到这些已很不错,但对于一名优秀的员工来说,这只是应具备的起码素质。所谓“敬业”在心理上有两个层次:低一点的层次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也就是说敬业是为了对雇主有个交待;世界上有好多专为薪水而工作的人,他们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工作看成是创业的要素、发展人格品性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高一点的层次的敬业是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揉和了使命感和道德感。一个敬业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具有良好工作态度的人。怎样来衡量我们的工作态度呢?我们不防一起来问自己几个问题:你是否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觉得自豪?是否能认知企业真正的需求,靠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积极的态度,自觉去开创和主动去推动工作,并将真诚的行动提供给企业?你是否以“迅速、正确、节约、方便”为理念,来提高工作的质量、加快工作进度?工作时是否做到切实、谨慎,即使对平凡工作中的点点滴滴也付出了100%的努力?你是否能做到为了完成一个计划,可以毫无怨言地在公司加班;为了理清管理思路,可以在周末看书和思考;为了获取信息,可以在业余时间与朋友们联络,努力提高本身的技能及技术,以便在必要时能提供必要的信息,做到工作时能掌握先机?你在解决工作时遇到困难时,是否具有执着的意念和不屈不挠的毅力,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否有克服一切挫折的决心等等。
一大串的问题问下来,也许有人又在想了,我拿的那一点工资,值得我那么卖命吗?其实,“敬业”短期看起来是为了公司,实际上是为了自己,因为敬业的人能从工作中学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你向上发展的踏脚石,即使你以后从事不同的行业,丰富的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也会为你带来助力,因此,把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从事任何事业都容易成功。把敬业变成习惯之后,或许不能为你立即带来可观的好处,但可以肯定的是,把“不敬业”变成习惯的人,他的成就相当有限,因为他的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他的意识与潜意识,做任何事都会有“随便做一做”、“能混就混”、“反正公司倒了又不用自己赔”的直接反应,甚至还扯公司的后腿。即使这样人的所作所为未必每次都受到惩罚,但至少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员工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论有无管理人员监督,总是把工作做得最好。一些眼前的东西是暂时的,是过眼烟云,而那些精神上、意志上、品质上的磨练才是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因此,让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努力,为企业的成长进步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那样的话,在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岗位,都能体现我们的价值;许多年后,当我们回忆起这段共同奋斗的日子,沉淀在你记忆深处的不是当时的彷徨,不是无休止的埋怨,也不是受挫时的懊恼,而是那种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经历,还有那种从你身上流露出的最珍贵的东西――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