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党组织:
60年,可谓弹指一挥间!60年的个人经历让我触摸到了社会前进的脉搏,60年的改革开放惠及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听妈妈说,计划经济时期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至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她们那个时期的同龄人都有过的愿望吧,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让邻居羡慕时的那种满足和得意让现在的年轻人不能理解,更不要说现在的小天使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质地都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
食品的供应更是让妈妈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更不要说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露天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妈妈十几岁时最怕的就是让家长吆喝着去排队,常常在接受这个任务时嘴硬地说"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红糖或豆腐乳,甚至是加了点食盐的辣椒面都曾经是分享的零食,而在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被辣椒麻木过后的畅快也不亚于现在吃火锅后的酣畅淋漓。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国家经济在三十年间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在这三十年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哪一样都是翻天覆地。
三十年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一张床或一个大立柜放在房屋的中间,拉上帘子把屋子隔成两间,前面是客厅兼饭厅,妈妈说,她们玩时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些的能备上一两只小马扎或小木凳;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另一间卧室与储藏室的统一。现在,条件好了,人们大多住上了单位分的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且不说现在的自动化办公条件如何先进,单说喝开水一项都不知道换了多少种热水器,而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开水只能是在早上锅炉房供应时间打好以保证全天的需要。现如今,坐在办工作旁,伸手就是饮水机加纯净水,冷热自斟,好不自在。
还有通讯工具的变化,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至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得打上好几个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腰间跨着bb机,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前显圣。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六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千千万万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的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祖国还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
我心中的家乡—永年
家乡,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那么亲切,那么神圣。永年,我的家乡,因为你的美丽富饶,我为你感到自豪;因为你的发展壮大,我为你感到欣慰;我们每个人的欢乐和幸福都与家乡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感到身在家乡温暖的怀抱中是多么的骄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多地了解到我的家乡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早在7000多年前就孕育了仰韶文化等人类早期文明,自古就有“商贾云集,富饶中原”之美誉,有饮誉海内外的“杨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有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基地,有全国的标准件集散地,还有丰富的宝藏和秀丽的风光……永年的历史,像一首古老的诗篇,也像一幅长长的画卷,展现着家乡饱经沧桑的脸和那不懈奋斗的身躯。每当想起这些,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永年,我为你骄傲。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的家乡在新中国的怀抱下成长的60年。60年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算不了什么,但是,就在这短短的60年里,我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保障的完善,真可谓一日千里。
在记忆的终端,我六、七岁的时候,全家居住在家乡一个普通农村。记忆中的家乡是灰色的,灰色的砖、灰色的瓦、灰色的泥泞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台收不了几个频道的黑白电视机,但也要等到晚上来电后才能观看,所以我和小伙伴们的娱乐方式是在田地里疯跑、玩三角、玩玻璃球等。晚上回家,带回一身脏、一身土,年小无知的自己只知道盯着锅里的玉米糊和桌上的老咸菜。如果全家要去串亲戚,父亲就会骑着家中的那辆旧 “二八”,我在前梁上侧坐着,母亲抱着弟弟坐在后座上,要是赶上下雨,村里的街道中间都是积水,只有街道两边有很窄的地方能够通过,一不小心就会弄满身泥水。
90年代初,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我来到了家乡的县城,第一次来到县城,我对县城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虽然县城的主干道南北只有东环路、名兴路,东西只有健康街、政府街、南河街,虽然县城里的建筑只有百货大楼,但在我的眼里,这就是城市、是天堂、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以后的日子,我在县城里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忙碌的学习和年少的轻狂让我忽视了家乡的变化,只是记得我居住的地方越来越好、上学的教室越来越宽敞、道路越来越好走。新世纪之初,我考上了大学,从家乡走了出去。也许是离开了才感觉到改变,每一次放假回家,的感受就是家乡在变、在变、还在变,变的让我目不暇接,变的让我措手不及。不知何时,县城有了二环路;不知何时,东环路开始叫新名路;不知何时,南河街再往南多了太多的街道;不知何时,施庄、苗庄也融入了县城发展的大格局;不知何时,县城多层的办公楼、商业楼、住宅楼林立而起;不知何时,县城中心有了我们锻炼身体、散步游玩的太极广场,还有太多叫不出名字的小型游园、住宅小区……。
大学毕业回来,幸运的我赶上了县里实施的“人才兴县”战略,大学生受到了县里前所未有的重视,本科毕业生可分配到事业单位,吃“县财政”,此政策使家乡的机关事业单位补充了新鲜血液,许多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纷纷归来,报效家乡,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才能正为建设新永年而努力着。
工作后才知道,家乡的变化不仅仅是楼高了、路宽了、绿树成荫了,而且家乡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近几年来,家乡贯彻落实了许多党的惠民政策,让全县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路村村通工程,使农村的泥泞路得到了改善,农民不再行路难;农业税的取消,使农民种地不但不缴税,还有粮农补贴,农民不再种地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实行,使家乡的医保事业已基本全覆盖,城镇居民和农民不再看病难;《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实施,使广大劳动者不再维权难;《就业促进法》的贯彻落实,使就业纳入到了法律的范畴……
如今的家乡,正在进行的城乡面貌三年大变样、干部作风建设年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把各项建设再次推向了新的高潮。你看,新修的铁路桥和公路桥,让县城的东西互动从此不是难题;你看,新建的几个游园,让县城居民的休闲生活不再局限于太极广场;你看,县城南部和西部的开发,让家乡加快了融入邯郸大都市的步伐;你看,居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让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你看,干部作风的转变,让机关工作提速又提效;你看,发展环境的优化,让重大项目得到再引进、再发展;你看,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让家乡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家乡的发展正处于时代的风头浪尖,面临着机遇,面临着挑战。我是家乡的儿女,我享受着家乡的山、享受着家乡的水、享受着家乡的改变带给我的优越生活。而我,正青春、正年少,正激情昂扬,我要把我的青春奉献给发展中的家乡,我为家乡的蓬勃发展而自豪,我要深情地说一声:家乡永年,我为你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