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葛优躺”的表情包,到“我们是谁”的咆哮体漫画,无一不反应出“丧文化”在青年人中的火热程度,也体现了现今年轻人心头的暮气。
这种心灵雾霾,并不仅仅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时代的共性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潘晓之问,到从21世纪到现在不断上升的抑郁症,焦虑症的人群比例,都体现了年轻人对于未来的不安与迷茫,以及对现状的不满意。
青年人的路固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披荆斩棘。一路上的风风雨雨,难免使我们失去信心。这时,“丧文化”的出现反倒成为了情绪的宣泄口,从而缓解了积郁于内心的压力,也让小情绪有处安放。
然而宣泄也必须克制的,不能因此一蹶不振。生活中此类例子屡见不鲜:本来只是因为一次失败而灰心,却因此整日沉浸于失败的悲伤之中,惶惶而不可终日。宣泄的必要性人尽吭知,可是适时克制自己,重振信心才是王道。正如《堂吉诃德》中所说:“安逸和修养是为怯懦的人们所准备的。”调整与宣泄的时间一长,就成为了懒惰。一把不常用的钥匙,总是生锈且落满了坏情绪的灰尘。重拾信心变得极为重要。
所以,社会应当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理解与关怀,帮助落入颓废虚无中的年轻人重振旗鼓,也应当给予一些时间来完成振作的过程,从而使年轻人感受到包容与关心,加速重拾信心的过程。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年轻人自身。在失落前,想想自己是否已尽最大努力,想想自己是否需要改进,而不是将自身的失败与他人的辉煌进行对比,埋怨运气之神与命运的不公。在失落时,想想前途的光明与美好,想想自身的目标与愿望,而不是怨天尤人,顾影自怜。从失落中走出来,走进努力与希望的怀抱,享受人生的美好与力量。我们的梦想,值得我们去争取;我们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的冷淡抄袭。
雨果曾说:“青年人,我们要鼓足勇气!不论现在的生活如何艰难,我们的前途一定美好。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在今天播种太阳,又何惧往后的日子如同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