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1)
今年是建党90周年,我们回忆起了在那时的战争,也想起来许多的伟大人物,例如:乐于助人的雷锋、视死如归的刘胡兰、不怕牺牲的王二小······最让我怀念的是雷锋,有一句关于雷锋的名言是这样说的“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无论走到,只要那看到有人需要帮忙,雷锋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我读过两个很感动的故事。第一件事: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第二件事: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颤,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这两件事足以可以证明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我们要向雷锋学习。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2)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感动,是人类高贵的情感。世界上令人感动的事不计其数,但有一件事令我感动,它让我感受到人的优良品质。那是发生在XX年4月6日的下午,汕头南滨路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辆校车与水泥车、桑塔纳小轿车发生连环撞,造成了28人伤,10死亡的惨剧,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小轿车还着了火,而校车和水泥车则是粉身碎骨,那为什么还有不少伤员获救呢?原来,在车祸发生时,汕头海军战士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正好经过南滨路,他们看到前方冒着烟,就迅速赶去,有的战士向周围借来灭火器,把小轿车的火扑灭后,有的战士实施救援,当时有几个伤员伤势严重,海军战士们便脱下衣服,撕成块,把血流不止的伤口包扎。当时校车油箱破裂,流出不少汽油,只要有一点火种,随时都可能发生大爆炸,海军战士们便时时有生命的危险,但海军战士们把生死置之度外,全心全意地抢救伤员,救护车来了,他们把伤员一个个送进车里,而自己却累得喘不上气来。然后悄悄地离开。看完了这则新闻,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海军战士们不怕牺牲自己,他们极力抢救伤员,才能使一部分伤情严重的伤员得到生的希望,假如当时没有海军战士的援助,死亡的人数还会增加。海军战士的行为令我感动,他们抢救伤员的那一幕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之中。每当想起海军战士们奋不顾身的身影,我就会感动得潸然泪下。一件令人感动的事作文(3)
"叮铃铃"清脆的放学铃敲响了,我收拾好书包和同学们有说有笑地往回家的方向走去.路上的车辆来来往往,行道上热闹极了."哇哇"凄凉的哭声传入了我俩的耳朵,我们不由自主地停住了脚步,好奇心促使我和同学们快速来到拥挤的人群里,原来一个坐在母亲自行车尾架上的小女孩的小脚趾头绞进了正在飞快地转动着的车轮里.顿时,小女孩的痛得忍不住直叫妈妈而她的妈妈急得走来走去毫无主意.一会儿打电话,一会儿又拔拔小女孩的小脚.小女孩更痛了又大叫起来.妈妈没有办法了,好使劲地把钢丝弄弯让小女孩把脚伸出来.可是小女孩的妈妈怎么弄都弄不弯坚硬的钢丝妈妈又着急了.胖胖的脚趾头偏不听话,死死卡在里面,就是不肯出来.措手无策的妈妈只好向围观的人们求救.人们都十分焦急,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找修单车的人来把车轮子的那几根钢丝剪掉吧!''有的说把车轮子拆掉,慢慢把小女孩的小脚趾扯出来吧!''还有的说;"让警察来解决吧!'' 正在这时候,有三个青年转身走进各自的小商店,又不约而同地走了出来,匆匆地走向出事的地方,只见一位穿着黑色外衣的青年手拿着钳,另一位穿着绿色衬衫的青年手里拿着板手,还有一位穿着白色衬衫,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青年手里拿着螺丝批.他们都是来帮助小女孩和她的妈妈的,一位青年蹲在自行车前面,用钳把车轮的钢丝钳断;拿着板手一面扶着车轮;另一位青年拿着螺丝批把轮子上的螺丝一颗一颗拆下来.他们三位人互相配合,小女孩的哭声渐渐小了,路上的行人也帮助三位青年,刚才周围紧张的气氛也平静多了."啊''一点一点地终于把小女孩的小脚趾拔了出来,一看,青一块,紫一块,我想这个小女孩的小脚趾一定是很痛的.'' 一切都平静了,小女孩的妈妈正要向三位执心的青年道谢,可转身一看,他们早已悄悄地离开了.
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它却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里,因为我亲眼看到了乐于助人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