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性,初本善。再世为人,对世界观的认知和感受恍若一张柔软的白纸,极韧也极脆弱。后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会在不期而遇间刻意地炼造你,打磨着某些尖锐疼痛的不羁。
曾记龙应台讲过:“现如今我们人类,离自身的历史。离自身的谱系,还非常、非常的遥远。”那么这样的遥远又该从何说起呢?这位风牙雅的文者这么比喻道:如若说我们是一株临江畔垂柳,那么在日光之下肆意萌发的嫩芽就是我们,而江面倒映的那些碎碎片面的影像,那些即使照映了我们的影子同时又不断地、从不停歇过与江水挣扎的瞬间真的是我们自身吗?
现如今科技的高迅发展,造就了“微信”,“共享单车”等方便,迎合着市场需求的热门服务业,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质的提高。与此同时精神的匮乏也日益严重。“王者荣耀”这一时下热门的手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与成人,在游戏的诱惑下,这样一群人在虚拟的世界里为取得成就与胜利,辱骂对手和队友已是履见不鲜,他们把学业置于脑后甚至与家人争吵,罔顾后果。近日某当红明星公开自己的恋情,粉丝抱头痛哭甚至做出更过激的事情。而微博的热点掩盖了那位兢兢业业在稻田里改良研究,解决了数亿人温饱问题的袁龙平老先生的巨大成就“海田种稻”的实现。这些愚昧而不顾实际的悲惨是谁造成的呢?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疾首啊!
这一现象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将它放于时间与文化的纵横里,答案在闪闪烁烁。我认为大多数人缺乏自我节制和自律能力,他们放纵自我,任其崩坏,贪顾享乐。其次是思考的局限性,网络上的口水大战有多少人是了解过事情的真相而作出判断的,而又有多少人随波逐流地跟随着错误的答案却还叫嚣着真理。文化的修养也是犹为重量,思考的深度源于文化的差异。读书,读高质量的书而不是肤浅无内涵又耗时间的杂书。而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不想在这种枯燥无味的状态下还要费尽脑汁的思考。
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类的思想就像一株芦苇草,极弱也极韧。在思想的毁灭上重生,这是几千年文明改朝换代的结果。我们无法站在道德的至高点上责备每一个人,要求他们像预期地那样活着。思想是思考的果实,思想会腐烂,思考会钝化。而这一切又能从烽火中重生。
我们不需要惶恐,不必要每天都在顾虑,我们所能做的便是做好自己。时代的齿轮在辗转,未来的思考迎合着过去与现在。谁又能停下脚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