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姥爷。
姥爷已经七十三岁,但天天早上五点多就出去晨练。他,个子不高,甚至还有一点驼背;他,相貌平平,但眼里总是闪着阳光;他鼻梁高挑,像隆起的山脉;他,嘴角上扬,时刻洋溢着慈祥的微笑;他饱经风霜的脸上能看出时间的沧桑;他那半黑的头发像花卷一样盘在油亮的头顶,他就是我的姥爷。
在他小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天天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在1960年时又连续三年发生自然灾害,使日子变得更苦了。只能吃黑色、口感像沙子一样的海藻粉。在这之后姥爷入伍了,日子才渐渐变得不那么苦了。正因为这种坎坷的经历才塑造出姥爷勤俭节约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当中,姥爷把自己的鞋穿破了洞,他没有扔而是自己缝起来。早上剩的稀饭中午继续喝……姥爷不但对自己要求严格,对我也言传身教。
三年级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吃饭总是剩一些米。有一天中午,我吃饱喝足了,但碗里有好几粒米。我对它们不屑的看了一眼,就又干其他事了。这时姥爷在也坐不住了,筷子往上一提,手使劲往下一放。“啪”一声,筷子横放在碗上。两条粗眉毛渐渐紧凑起来,眼里开始吃饭时的快乐顿时变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严肃。这时姥爷开口说话了:“嘟嘟,古人说‘粒粒皆辛苦’你知道吗?”我说:“现在粮食都堆积如山了还在意这些干吗?”姥爷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说:“你知不知道农民伯伯一年才能种几千斤粮食。这些粮食是他们用苦涩的汗水换来的。他们在早上天一亮就开始干活,一直到天黑。中午都是在阳光暴晒下的田地吃饭的。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才换来的一点大米,你这是糟蹋粮食,对他们的不敬呀!”我听后脸涨的通红,在心里发誓以后再也不这样了。
从那以后,我每次都吃饭都吃干净。是姥爷让我明白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是我最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