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作文>高中作文>高中三年级作文

心当无纷扰作文800字

发布时间:2020-05-03 来源:高中三年级作文 手机版

心当无纷扰作文800字

  前些时间,于丹在荧屏前大肆传播其对古代文化经典独到见解,引发了广大民众的争议,其中不乏对于丹声讨的言论,他们声称于丹扭曲了经典背后的意蕴,指责她的做法是对文化的亵渎。

  其实,在我看来,于丹的见解多有可取之处,但她少的是一颗远离纷扰的心。牛顿就曾将自己评价为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孩童,为自己不时发现不同寻常的贝壳而沾沾自喜。两者一比较,便可以发现他们的精神层面尚存差距。

  表面上看,于丹对古代文化经典的解读是她对古代孔庄思想的深层领悟。其实不然,于丹作为明星学者,在获得更高关注的同时,更应该给自身充充电,与其将学识与自我标榜捆绑在一起,倒不妨适度让心灵远离纷扰,否则知识水平和精神空间的不协调发展,终将让自身为世所摒。于丹在某高校谈论昆曲时被哄下台,不就是个活脱脱的例子吗?

  于丹其实只是个缩影,它反映的是当代知识分子在物质世界的大环境下,心灵趋于纷扰。当韩寒以傲慢的态度评价巴金“他文笔不好”时,当郭敬明描述功利而幼稚的文字时,当张悟本冠以“中药世家”喧嚣于各家电台时,太多的知识分子的心灵被量化,在金钱或物质的纷扰之下钝去棱角,那么社会中低俗谄媚的文化产物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较之下,牛顿的做法才应该大力提倡。不同于于丹把内心囿于繁世的纷扰,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冲,突破了物质世界的桎梏。将自己比作在海滨玩耍的小孩,捡着自己喜欢的贝壳,这不仅仅是一种自谦的态度,更是一种主动挑战,给养内心的大智慧。

  于丹事件不仅给当代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静下来思考并且反窥内心。参物外之趣,养心中之情。当我们能够使心灵远离纷扰,那么我们便能够守护好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并与世外潮流保持一定距离。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代文化必须以一种宁静的姿态要求自己,若是与利益遥相呼应,恐怕文化就去了其最内在的东西。

  我们要生存和立足于当代社会,就应当让心灵挣脱纷扰的束缚,然后才能进行物质的延伸与拓展。社会的高速发展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就要受到知识水平的左右。反而应该说,心灵的高品质才是物质高享受的最大前提。惟有让心除去纷扰,才能在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相关范文推荐
    • 与美丽相遇作文800字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美是白居易眼中的争相艳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美是李白心中的清幽思念;“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美是龚自珍信仰的无私奉献。美是多种多样的,与美相遇体验其中的真情、温暖与喜悦。  美如清水中的一滴墨汁,清澈映出它的浓黑,衬托出它的独特。王羲之自幼学习书法,每日废寝忘食,为了图方便他每日到门前的大池塘清洗毛笔。随着清澈的池水一日日浑浊直至乌黑,王羲之也终于练成这一手行云流水的独特好

    • 宁静的热爱作文800字

        牛顿曾言:“我只是个拾贝壳的小孩,”这是他因热爱自己的事业而欣喜得像个充满好奇心的顽皮的孩子,“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浩瀚真理的海洋,却全然没有发现,”这是他因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发出的对自我在追求精神上的掷地有声的叩问。  在我看来,热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热爱的力量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事业的创造都是大有裨益的。  古代有首写梅花的词,其中有这样的词句:“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人如梅,无论在亭榭,还是农家

    • 国家资助我成长作文2000字

        温暖无处不在,温暖着自己,也温暖着别人。正如: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从贫寒家庭走出,背负着学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求学的艰辛,铭心刻骨。然而国家的资助政策不仅让无数莘莘学子圆了学习梦,还让他们找到生活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辍学  在平凡无奇的人生中有时恰似弯道,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望不穿尽头。“妈妈,妈妈我还要继续上学我不想放弃学习,那是我的未来啊!妈妈”一小女孩含着泪对她的妈妈说。妈妈:“我的好孩子,妈妈也想让你继续上学,可是你考虑一下我们家现在的经济状况呀!妈妈

    • 行走在高三作文

        忽地并始缄默不语,又有什么好说的?我知道即将迎来怎样残酷的“练狱”;我知道“练狱”之后或许又将是美好的天堂;我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美好总在残酷后,我只是面对这定无可逃避的考验时,心就那么莫名地疼了起来……  当我穿越青春少年那条仿佛幻想的隧道以后,却发现有更渺茫,更无边际的世界在等待着我。  生活的时钟突然变得迅疾,许多东西、许多人开始离我而去。岁月的歌浅唱成了往事的怀念,多少年前也曾对于未来有希望的方向,或许那年的懵懂与年幼

    • 自我省思作文1000字

        牛顿自我评价为“小孩”,自喜于卵石贝壳的发现,却罔顾了浩瀚的真理的海洋。伟大如牛顿者尚如此低姿态地自我省思,何况乎当今之世人?  话虽如此,然而当今社会上,却鲜有人能够勇敢地自我诘问与省思。不论是普通民众的集体“愚”乐,茫茫然不知精神信仰的存养;还是社会精英,尤其是代表民族思维的知识分子,热衷于口诛笔伐,却已失去当年鲁迅先生为主义,为民族而提笔战斗的内在价值观,而仅仅为名,或为利。如果说集体性沉沦是秋冬万花的凋零,那么社会精英的坠落,则是清菊傲梅的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