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一直向往只身前往大西北,在朔风呼啸中追逐那消失千载的驼铃声;或许你一直向往着能独自下江南,在月光盈盈风指芭蕉的夜晚,漫步在退思园中的小径上,旅游胜地名山大川不可胜数,或许你之所以选择朔风呼啸的大西北和草长莺飞的江南,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性格。
当你看到在大殿里庄严肃穆的祖房神位前有十来盘丰盛的祭祀贡品,有让人垂涎不已的鲜桃,油光发亮的扣肉,似乎还在微微散发着清香的花朵,在香雾中,一盘盘贡品显得如此神秘。或许你会想,难道这都是真正的食物吗?但我要告诉你,这些都是流传几百年的贡食,并非是真食物。“食贡”还有另个的名字,叫“寒具”一般由厨师负责制作,由道士进献给祖宗。它是北方的来客——面塑。
当看到遍地菊花开时,会想起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能想到陶渊明的“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回来”,或许还能想起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等,都道出了赏菊花饮酒的情趣。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登高和插茱萸是必不可少的。但放眼望去,似乎并没有多少青年人记得这个节日的内涵,虽然节日在年复一年地重来,但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呼吸越来越脆弱。当传统文化节日vs西方文化节日时,大多年青人却选择了西方得文化节日。如在校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到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时,学生们都会放出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去准备,去对待。但是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他们便像是烟云从眼前飘过,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冲击,如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文化技艺濒临消失。文化遗产是一个现代国家弘扬其民族精神,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文化诉求。保护好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
无须去朔风呼啸的大西北,无须去草长莺飞的江南,只要我们默默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能够触摸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