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项羽的楚汉相争,是历史上被举例讨论,也是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项羽个人评价,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项羽个人评价1
项羽对人类、对历史的博大仁爱之心。项羽平生所为,在事关民生福祉、铲除暴政根基的大是大非面前,他态度鲜明,毫不犹豫,不怕误会,不怕指责。而他所做的那些决策言行,不是被人误解就是被人嘲笑、谴责。
《史记·项羽本纪》载: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项羽深知,楚汉已经进行的三年内战,给老百姓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而要结束这一切,只有争斗双方死去一人,才能天下太平。他不愿意这样打下去,所以愿意采取贵族决斗的方式,来结束这一切。
项羽个人评价2
最后时刻选择自刎,其实还是这种思想指导的一脉相承!项羽何尝不知,回到江东,肯定可以卷土重来。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假如项刘两人、楚汉两方再厮杀几年,不知又有多少生灵涂炭、多少百姓遭殃。项羽对乌江亭长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看起来是丢不起面子,其实更深的含义是,既然各不相让有害无益,既然刘邦不死、希望我死,那就再也不必让别人做无谓的牺牲,罢了罢了,我就随风而逝吧!
铁汉柔情的另一面是项羽的杀伐果断。“坑杀二十万秦卒”、杀秦三代子婴、火烧首都咸阳正是如此。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天下苦秦久矣”,然而秦王朝横扫天下的武力让诸侯又恨又怕。譬如一个从没带兵打仗的章邯,带着一班刚从牢房里放出来的囚犯,这样的秦军居然能让起义军闻风丧胆。
项羽很有战略眼光地意识到,要消灭秦王朝,并防止它死灰复燃,必须消灭秦王朝复辟的一切根基,包括它的军队、它的皇宫、秦始皇家族的血脉等等!特别是那一次观察到20万降卒随军进入三秦地带蠢蠢欲动的时候,项羽知道必须痛下杀手,全力铲除暴秦的复辟土壤,以解除天下诸侯的后顾之忧。
项羽个人评价3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迄今正襟读之,犹觉暗嗯叱咤之雄,纵横驰骋于数页之间,驱数百万甲兵,如大风卷箨,奇观也”的评价。就连周恩来都曾说: “时势之英雄,固若是其众也,然非吾之所论于项羽、拿破仑也。夫二氏,世界之怪杰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是犹其勇之著于外也。若其关系于世界之进退,人类之盛衰,又非一时豪俊、二三学者所可同日而语。虽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钱之势,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谓造时势之英雄也。”
项羽个人评价4
也有人了解了项羽后,会义愤填膺道:呔!哪里来的狗熊?!
他怎么能是个英雄呢,怎么可能会是位英雄呢?项羽为了成就自己而做的丧心病狂的事真是擢发难数。
细数来,这位“英雄”让人膈应的地方着实不少。
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这是性格上的一宗罪,没有持之以恒的精神。
秦始皇到会稽游玩,驾大船渡浙江,项羽与项梁一起观看,项羽对项梁说:“秦始皇是可以被取代的。”项梁捂住项羽的嘴说:“你不要胡乱说话,否则会给全族招来祸患。”这是性格二宗罪,鲁莽,说话不经大脑。时,项羽自忖不能脱身,就部下说:“我从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经七十余战,抵挡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击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尝败北,遂称霸天下,现在困于此,不是我不会打仗,而是天要亡我!”这是性格三宗罪,自大,不懂自我反省。
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项羽于是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这是性格四宗罪,好面子,不懂得忍辱负重。
项羽个人评价5
公元前220xx年(汉元年)十一月,诸侯的士卒原来都曾在秦服过徭役,受尽秦兵的鞭挞,而今秦兵投降诸侯,诸侯兵都把秦兵当作奴隶来驱使,引起秦兵的不满,暗地里作打算。诸侯听闻到秦兵的计策,将其告诉项羽,项羽召集黥布、蒲将军等人商议,认为秦兵很多,入关中后如果不听令,会引起非常大的祸患。于是项羽将秦降卒二十余万全部在新安城南连夜坑杀。视人命为草芥,二十余万鲜活鲜活的生命啊。这就已经不是性格上的问题了,这简直是毫无人性。《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了项羽集团的六次大屠杀——
第一次襄城屠城,坑杀全城平民。
第二次城阳大屠杀,杀光了辅助秦军抵抗的全城平民。
第三次新安大屠杀,坑杀秦军降卒20万。
第四次咸阳大屠杀,杀戮关中平民无计,大烧,大杀,大劫掠,大掘墓。
第五次破齐大屠杀,坑杀田荣降卒数目不详,大劫掠大烧杀,逼反复辟后的齐国。
第六次外黄大屠杀,因一个少年的利害说辞,好不容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