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在我们中国,关于“靠”的“金玉良言”可真是多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背靠大树好乘凉。人们竞争时担心的不是对方的能力、水平比自己高,而是怕对方的靠山比自己硬。于是,年轻时靠父母,工作后找“靠山”,真是“无时不靠,无处不靠”。
这对大写的“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呢?而一个依赖“靠”字的民族又究竟能站立多久、行走多远呢?当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了这片古老土地的各个领域时,能否也让这股大潮冲击一下我们身上的那个“靠”字?能否变依靠为独立,不再以对别人的依靠为支撑,从别人的搀扶中走出来,让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
汉语中还有一个字叫“试”,因为有了依靠,许多人不愿冒险去“试”。每当囊中羞涩时,便伸手向父母要钱.为什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完全依靠父母呢?
也许是我们“很少挫折”的成长背景,造就了我们依附的风格。也许是生活条件日渐宽裕,使我们有了依靠的资本。于是,无须为衣食担忧的我们开始寻找更奢侈的乐趣。吃,肯德基,必胜客;穿,阿迪达斯,耐克。我们追星,我们玩乐,我们和父辈有根本的不同,那就是,我们从不懂得珍惜节约,也从来没有认识到,我们所拥有的,从根本上来讲,竞无一物是属于自己的。
美国女诗人海伦凯勒说得好:“当一个人感到有一种力量推动他去翱翔时,他是决不应该爬行的。”我们要翱翔,不要再爬行;我们要独立,不再依靠别人,我们要靠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
我们无需去炒股票,也不必毅然“下海”,只要我们肯摆脱依靠与依附心理,我们一样可以自立起来!且看清华大学图书馆前、教学楼前、食堂前,那每日一摞的China Daily不见卖主,同学们随便拿起一张报纸,又顺手留下五角钱。多么聪明、大胆的自立者!北大物理系几位学子在别人摔扑克的时间里勤于钻研,一项小发明问世,向国家申请专利权后,他们各获利800元。可能大家会觉得不过区区800元,但是现在你能从口袋中掏出完全靠自己赚来的八元钱吗?我是不行的。
有人说,当代学生是中国青年当中最敏感、最深刻的一族;而久居象牙塔却限制了我们的敏感与深刻。我要说:学校的围墙并没有限制我们敏感的触觉、独立的行走。我们不需要处处依靠别人,只要我们愿意让自己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
不要因为失去别人的搀扶而胆怯止步;不要因为是第一次独立行走而担心摔倒。一种年龄要走的路,就让那种年龄去走,哪一个走路的人没有跌过跤呢?从你开始,从我开始,在这里起步,让我们大家都去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