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向上向善之正能量,做品德高尚的中国人。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崇德向善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崇德向善的演讲稿篇一
老师好,同学们好!
狂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道德的勇气。”
我觉得有句话说得好:要做事,先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呢?做一个好人。在先问大家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地上有垃圾,就像小纸团,塑料食品包装袋这些垃圾,你会捡起它并扔到垃圾桶中去吗?第二个问题:如果你看见一个陌生人乱扔垃圾,你会上前阻止他,还是皱皱眉迅速离开,又或装作没看见?我想大多数人只会皱皱眉,而很少有人去捡起垃圾或阻止扔垃圾。
但是为什么乱扔垃圾这种行为,大家明知道不正确,会污染环境,但是却没人制止这种行为呢?是因为大家没有勇气,没有为道德说话的勇气。这是一种变相的懦弱。中国人多的不是坏人,而是懦弱的好人,当道德受到践踏,没有好人敢于为道德正名;当正义被邪恶掩盖,没有人去捍卫正义,那社会就完了。一个社会中,懦弱的好人无异于坏人,当他们面对不道德行为,不制止,不敢说,不站起来反抗坏人,没有见义勇为,只有助纣为虐,好人害怕坏人,坏人越来越猖獗,甚至好人也变成了坏人,社会风气就坏了。那些懦弱的好人无异于坏人。中国人似乎没有人敢于站起来说真话,说实话。“拒绝不道德”简简单单5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习惯于“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人来说,拒绝不道德更加困难,更需要勇气。
于是在中国,面对不道德,敢怒不敢言成了普遍现象,这很可怕。20xx年的小悦悦事件便是社会的悲剧,一个名叫悦悦的小女孩跌倒在马路中央,先后被两辆车碾压,7分钟内路过的18名路人竟无人施救,最后是一位拾荒老奶奶救了那奄奄一息的小悦悦,最后小悦悦经抢救无效死亡,不禁要质问那18位路人,为什么你们不救?为什么你们如此冷漠?为什么18个人无一施救?这不仅是人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啊!冷漠的社会很可怕,一个人倒了,没人扶,社会的良心就倒了。
为什么社会会变成这样?我想,这和中国的道德观有关。中国人的道德观对人要求极高,忠诚、孝顺、善良、诚实、谦逊、勇敢……每一个中国人似乎都被希望成为一个圣人,一个完美的人,而大多数人都并未成为君子,而是成为了伪君子,社会中充斥着伪君子与懦夫,令人痛心小悦悦事件已经4年过去了,社会好了吗?我不知道,可是我觉得在变好,保定市的“良心油条哥”,最美教师张丽莉,这些都是好人,是中国好人,如果一个个小人物都成了好人,那么一个社会也会好,一个国家会更好。一个好人,要敢说,要敢做,你可以不与歹徒搏斗,但要学会给老人让座;你可以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记,但是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假如你是官,请不要贪,假如你是公务员,不要懒;假如你是医生,请多点耐心;你是中国人,请做一个好人!这就是中国梦。
所以我们要做有道德的中国人,当你见到歹徒,要斗智斗勇;当你见到老人跌倒,上去搀扶;当有人乱扔垃圾,上去制止。不能去忍受那些不道德现象。好人要勇敢,好人就应该做好事,我们不能向不道德低头,当每个小人物都对不道德说“不”的时候,社会就会进步,一个新的时代就会到来。
在这里我要呼吁;见到不道德之事,请不要犹豫,不需要做一个君子,但要做一个敢说话的人。
崇德向善的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美德世代传承。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主要讲述的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幼时聪明好学,人称神童,可他一生潜心攻读,因在一个问题上与学友的看法不一致,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就去找著名的程颐老师请教。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的在门外等候着先生醒来。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进屋。后来,杨时成为“程学正宗”。“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汉末,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一同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与关羽、张飞冒着大风大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外出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赶快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到那里后,见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在门外等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来谈话。“三顾茅庐”成了恭敬的典范。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在他四岁时的一天,适逢他祖父的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他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把大的分给别人,唯独给自己留了一个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低,人有老少,尊敬老人敬重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孔融让梨的故事,便成为了尊长的典型。
在此,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我们身边所有的人,以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作为精神引领,讲道德,树明礼向善之风,做正直友善的人;讲学习,树艰苦奋斗之风,做勤劳节俭的人;讲健康,树崇文尚洁之风,做健康开朗的人;讲诚信,树诚实守信之风,做正义坦荡的人;讲秩序,树礼让和谐之风,做遵纪守法之人;讲奉献,树互助友爱之风,做热心志愿服务的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希望同学们都积极努力,为树立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作出积极贡献!
崇德向善的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崇德向善,奋发向上,做品德高尚的中学生》!古人云:“国无德而不兴,人无德而不立”。崇德向善是一种文化信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我想,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尤其是崇德向善的优良品质;‘不断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我认为:优良的道德的形成从文明礼仪开始,文明和礼仪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份关爱,都是文明的表现。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年轻人骑马赶路,忽然见一位老汉从路边经过,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客店还有多远?“老汉回答:“五里!”年轻人策马飞奔,急忙赶路去了。结果一口气跑了十多里,仍然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说谎话骗人,非得回去教训他一下不可。他一边想着,一边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了,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于是便掉转马头往回赶,追上了那位老人,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声:“老大爷”,话还没说完,老人便说:“客店已走过去了,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其真实性值得怀疑。但是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人际交往中要讲究礼貌。“人而无礼,不知其可”,可见,礼仪对于培养文明高尚的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学生,同学之间也要讲礼仪。大家同在一所学校,同在一个班级,大家就像亲兄弟姊妹一样,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共同战胜。在校园:不乱扔纸屑,随地吐痰;不在楼梯间打闹,高声喧哗,上下楼梯要靠右行;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要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同学之间要团结互助,校园中不讲脏话等等。我们要争做文明使者的种子,做一个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好学生。
崇德向善更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和责任,我们应时刻遵守“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规范,才能形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学习上,刻苦勤奋,不耻下问;生活中,遵守校规校纪,尊老爱幼,团结同学,做诚实守信,文明礼貌的中学生!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明天我们即将挑起富强祖国的使命。同学们,加油吧!从现在起,只要我们秉承民族崇德向善的高贵品德,每时每刻都保持着一颗“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道德心,将来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就让我们扬起“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风帆,吹响号角,奏响乐章,向前进,去改写自己的命运,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