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分类没有固定不变的规定,只有分类标准的不同,但每次分类都必须采用同一种分类标准。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演讲从类型上分类的资料,供你参考。
演讲从类型上分类:一般有三种分类标准
1、按演讲内容大致分为①政治演讲(包括竞选演说)、就职演说(或称施政演说)、会议辩论、集会演说等;②教育演讲,包括知识讲座、学术报告等;③宗教演讲;④经济演讲、包括商业广告演讲、投标介绍演讲等;⑤军事演讲等。
2、按演讲的目的大致分为①娱乐性演讲;②传授性演讲(或称学术演讲);③说服性演讲;④鼓动性演讲;⑤凭吊性演讲(或称葬礼性演讲)等等。
3、按演讲场所大致分为:①游说性演讲,巡回演讲;②街头演讲;③宫廷演讲;④法庭演讲(或称司法演讲);⑤课堂演讲;⑥教堂演讲;⑦大会演讲;⑧宴会演讲;⑨广播演讲和电视演讲,等等。
演讲从方式上分类:演讲方式类型
演讲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五个类型,即读稿式演讲、背诵式演讲(或叫脱稿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辩论式演讲。
读稿式演讲
演讲者事先准备好稿子,然后在大会上逐字逐句地向听众念一遍。其优点是演讲者对所讲的内容能事先加以慎重考虑,反复推敲,这样写成的演讲稿结构严谨,措词得当,因此,它比较适合于在比较重大的场面中运用。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外交部的声明、迎接贵宾的欢迎词等等。它的弱点是演讲者低头读稿,眼睛一直盯着稿纸,限制了演讲者与听众的感情交流。
背诵式演讲
也叫脱稿演讲,要求演讲者事先写好稿子,并且反复练习,背熟后脱稿向听众演讲。它是我国演讲比赛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方式。其好处是,演讲者事先能够在演讲稿上精雕细琢,然后认真练讲,反复背诵,默记于心,有了一定的把握才上台演讲。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初学者。这种方式的弱点是,因为演讲者事先在口头语言和态势语言的表达方面作了详细周密的准备,装饰太多,正式演讲时往往有表演的痕迹,甚至使人感到哗众取庞,矫揉造作。
提纲式演讲
它不要求演讲者一字一句写成完整的演讲稿,只要把演讲的层次结构按提纲形式写下来,然后就借助提纲进行演讲。它的特点是能避免读稿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共同的毛病——与听众感情交流太少;演讲者是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当即发挥,阐述论题,他可以根据听众反应等临场情况来调整演讲内容,真实感强。此外,提纲式演讲也保持了读稿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优点——对所演讲的内容可以事先有所准备。可以有一定的时间收集材料,考虑演讲要点和论证方法,但不必写出全文,而是采取提纲挈领的方法,把整个演讲的结构层次,主要例证用简练的句子排列出来,以便演讲时靠它来开启思路。
即兴式演讲
指演讲前没有充分准备而临时组织语言的演讲,有主动和被动两种。所谓主动是指没有外力的推动和督促而发表的,演讲者一般是会议的主持人。如主持演讲会,要介绍会议内容、宗旨、介绍演讲者;如主持欢迎会、欢送会、茶话会、喜庆宴等,要做开场白和一些即兴讲话。所谓被动是指演讲者本未打算演讲,但在外力(如主持人的敦请)推动下,不得已临时发表演讲。
辩论式演讲
指就某个问题或某种情况进行论辩、比较,以断定其是非曲直的演讲。常用于政治界、学术界、外交界和一些演讲比赛。如1986年“全国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上,除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外,还设了辩论演讲赛。
政治演讲
内容涉及政论国事的演讲,包括竞选演讲、就职演讲、会议论辩、集会演讲、外交演讲等。
竞选演讲
政治演讲的一种。演讲者向公众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实施方案,或同竞争对手展开辩论,以赢得公众的拥护,从而获得某种领导职位而作的演讲。在西方国家被普遍使用,它是竞选议员和政府首脑的一种手段。
就职演讲
也叫施政演说,政治演讲的一种。是新当选或连任的政府首脑、地方长官或部门领导就怎样处理国内外、地方和部门事务发表的演说。
会议论辩
政治演讲的一种。指在国家或地方内部会议上讨论重大决策或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性会议上就有关政治问题表明个人(或代表政党、政府)的观点和立场。
集会演讲
政治演讲的一种。通常是在政治性集会上发表的演讲,如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讲《青年运动的方向》。
教育演讲
演讲者向听众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演讲。例如知识讲座、学术报告等。
宗教演讲
宗教神职人员在教堂宣传宗教教义或进行其他宗教活动时作的讲演。例如神甫、牧师等面对教徒们所作的训祷等。
事迹演讲
指以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演讲。这些事迹本身必须是体现理想的社会精神生活的美的事物;其次应具有典型性,对听众对社会有普遍意义;再次,演讲者对所演讲的事迹要有切身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并有自己的体会。同时,对事迹还要有恰当的取舍和逼真、生动、感人的表达。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①陈述型。就是客观地向听众陈述自己的事迹,不做自我评价,也很少发表议论,谈点体会也是陈述事迹本身的内容。如老山前线英模汇报演讲等。②体会型。指也讲事迹但以讲体会为主的事迹演讲,其体会离不开事迹,是就事迹阐发的与事迹有关的体会,如曲啸的《心底无私天地宽》。③宣讲型。指讲别人或群体的事迹的演讲,如蔡朝东的《理解万岁》。
经济演讲
政府或部门财经管理人员及企业家作的关于经济问题的演讲。例如商业广告演讲、投标介绍演讲等。
军事演讲
战备训练和战争中,将军向士兵(或者党和军队高级领导人向军人和广大民众)进行宣传鼓动和阐述战略战术问题所作的讲演。如毛泽东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论持久战》。
娱乐性演讲
在庆祝和纪念活动中,演讲者为了让听众能够心情愉快所作的幽默风趣的演讲。
专题演讲
专就某一问题或主题发表见解、体会的演讲。如1984年7月在吉林举行的以“党在我们心中”为主题的“江城之夏”演讲邀请赛上的演讲。
学术演讲
是以研讨学术问题为中心的演讲。如邵守义的《领导干部的口才》、《演讲与演讲术》等。
礼节演讲
指在交际场所发表的旨在表示赞美、感谢、祝愿或者让人感到有趣的礼节性演讲。如在欢迎或欢送会上的演讲,在联欢会、宴会上祝愿性的演讲等。
传授性演讲
演讲者只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或把某些消息传播给听众,而一般不与听众发生什么争辩的演讲。
说服性演讲
演讲者要使听众明辨事理、服从自己观点的演讲。例如总统竞选演讲等。
鼓动性演讲
用热情的语言把听众的情绪鼓动起来,使之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的演讲。在“五四”运动中,革命青年的演讲大部分都带有鼓动的性质,他们的目的是要激励民众行动起来反帝救国。
凭吊性演讲
在葬礼上或者在纪念某人逝世周年的大会上所作的演讲。也叫葬礼演说。形成于古希腊,据《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雅典人很早就有了在举行葬礼时发表演说的习俗,主要用于凭吊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每年举行一次,现存最早最著名的古希腊凭吊演说辞,要算伯里克利(约公元前495-前429)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年后公葬阵亡将士的演说。这种演说后来传到古罗马,再由古罗马传遍欧洲及全世界,其实用范围也逐渐扩大。
游说性演讲
没有固定场所的演讲。例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苏秦、张仪等周游列国的演讲。再如1983年,上海市总工会和团市委联合组织的“振兴中华演讲团”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巡回演讲。
街头演讲
在街头巷尾等露天场所进行的演讲。在我国近、现代史上,许多大中学生曾到民众中搞普及教育,大都采用这种演讲形式,例如北京大学平民教育演讲团的演讲;在“五讲四美”活动中,许多大中城市的青年也采用过这一演讲形式。
宫廷演讲
指古代臣下在宫廷向国君或首领献计献策(奏对讽谏)的言语行为。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法庭演讲
诉讼者或被诉讼者及律师等司法人员在法庭上作的演讲。一般分为诉讼演讲和辩护演讲两种。
诉讼演讲
诉讼者本人或公诉人在法庭上对被告的指控和申诉。
辩护演讲
被诉讼者(被告)为了证明自己无罪或轻罪(或辩护律师为了证明被告无罪或轻罪)而同诉讼人(原告)或公诉人进行的辩论演讲。它可分为被告本人的辩护演讲和律师(或辩护人)的辩护演说两种。被告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演说叫直接辩护演说。在法庭以外的场合发表的叫间接辩护演说,但它起不到自辩的作用。辩护演说还可从性质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为个人或某一案件进行辩护的演说;一类在表面上看来是为个人,实际上却是为了某项事业或某一阶级、政党或团体发表的演说,这种演说不只是单纯地用于无罪或轻罪的自辩,因而在力度、情感、气势诸方面更为强烈宏大,也更能打动听众的心;苏格拉底的自辩、巴黎公社女战士路易斯·米歇尔在凡夫赛法庭的辩护演说、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法庭上的答辩等是这类演说的典范。
广播演讲和电视演讲
这是由于现代无线电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演讲,演讲者可以在广播电台或电视台,对成千上万看不见的群众发表演讲。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就曾发表过著名的《广播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