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学习计划

个人学习计划校长范文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学习计划 手机版

个人学习计划校长范文

  这次遴选上天津市“中小学优秀教学校长培养工程”首批学员,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力量!”说心里话,自从报名那天起,自己的心理并没有寄予 多大的期望。在副校的岗位上工时间并不长,没有什么经验和值得炫耀的资历,但是能够幸运选中,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肯定同时又是鞭策,我将珍惜难得的机遇,努 力学习,思学结合,立足校情,尽职尽责。现就本人一年半的学习制定如下发展计划:

  自我分析:

  1、工作热情较高,有较强的责任心,上进心较强。

  2、具有较为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喜欢看教育方面的书籍,特别是西方教育的案例教育文集,喜欢思考。

  3、发自内心爱每一个孩子,特别是曾从事过多年的德育管理,深深的感受到每一位教师及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点滴的影响对每一位孩子来说,所起到的人格引领的关键性。所以非常关注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4、具有一定的教学专业背景而且还在一线继续兼课。

  不足之处:

  1、学科教学专业素养不足,还有待自我修养与提高;

  2、理论学习,很不系统,经验知识比较散化,还不具备形成自己特有经验的能力。

  3、目前,学校规模很小而且外来子女较多,教师年龄结构偏老化,所以开展教学实验的活力不足。

  4、教学管理工作经验只有3年,相对比较薄弱。

  一年半总体发展目标:

  通过历时一年半的系统学习培训和持续的学校管理实践,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拓展办学的视野,不断丰富和优化学校管理的策略,增强教学校长的思考力、领导力和创造力,在校长培训班的引领和自身的努力下,逐渐成长为一名素养高、专业精、能践行的校长。

  专业发展目标主要有:

  1. 科研能力有较大提高。能够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能够独立主持、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对教学实践有较大的指导价值,同时带领 本校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完成自己承担的区级课题《引入真实生活情景提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并在培训工程的引领下,申报新课题立项,每学年至少有一 篇独立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区级发表。

  2.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要有较大提高。能够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创新教学方式,在日常的教学中创建和落实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促使每一位教师逐渐形成务本、求实、严谨、扎实的教学风格。

  3.培养青年教师有较大成效。给本校内仅有的几位青年教师,予以重点关心和指导,为他们搭建平台,帮助他们专业发展水平有较大提高。

  成长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独立承担一项研究项目。每周读一篇与新课程有关的教育教学论文。

  学习书目:王益民《教育非常道》陈大伟《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

  卡罗尔•西蒙•温斯坦等著《小学课堂管理》朱永新《新教育文集》

  沈德立主编《一流校长 一流学校》

  关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特别是现代校长一版并做好剪报收集。关注优秀教学博文,积极撰写体会文章。

  (2)开展一项课题研究成长措施,独立承担一项研究项目。

  (3)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每学期听不少于30节研究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加强教研活动。在努力完成工作室布置的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每周至少听一节的随堂教学课,参加一次集体备课,每月举行一次教学研讨会并对青年教师进行一次集中指导。

  分阶段发展目标:  

  第一阶段:20xx.1.——20xx.06.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自己专业知识水平。

  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的组织学习,开阔知识视野,坚持每天学习理论知识,写好博文和读书剪报,完善丰富自己知识结构,丰富内涵,提升文化修养及专业知识的水平。

  2.组织有效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组织灵活有效的推门课、研究课、师徒课、课例研讨等活动,抓实教案、听课、评课、反思等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益的环节及活动,对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情做到心中有数。

  3.搭建平台,帮助教师成长

  充分利用区内高效课堂的平台、协作体活动和我区实验小学课改大课堂的校际间互访给教师搭建多种学习平台,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网上教研”等方法为教师解疑答难,帮助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探索出适合每个教师个人风格的教学模式。

  4.认真参训,努力提高培。

  培训与工作发生冲突时,切实高效完成自己应承担的工作。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通过第一阶段的系统学习和思考,从实际出发,反思并完善好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第二阶段:20xx.07.——20xx.12

  1、通过理论学习,围绕已经确立的区级课题《引入真实生活情景提升儿童道德判断能力》这一课题,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同时带动学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完成导师指导下的课题研究论文,并争取发表。

  2、努力争取学校一把领导的支持,组织较高层次的专题讲座、课堂观摩、论文评比等教学研究活动或者自己将所学内容通过消化吸收和归纳结合我校实际进行校本研修讲座。

  3.围绕学习和参观的体会,以及校内开展的多层次校本研修活动能够,挖掘出学校教学的宝贵经验,提升总结归纳经验,从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三个阶段:20xx.12——20xx.6

  1.理论水平提升。通过学习,使自己理论知识得到进一步丰富,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完整的教育教学知识体系。成果体现(博客、读书笔记、论文等。)

  2.科研能力提升。本人及所带的教师有课题研究成果。区级课题完成结题任务。

  3.教学质量提升。力争通过一年半的工作,促使我校的教学水平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能过有一个新的台阶,有一些新的认识,有一些新的思考。教师授课受到领导、学生、家长的赞许。

  4.做好一年半的培训工作总结。对自己一年半来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及时将有效的经验、方法推广,使自己无论从工作方法还是管理智慧及学校发展上确实有一个高度的提升。

  总之,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与思想结合,在工作中能够结合具体的校情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同事们一起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提升自己。使自己向更专业化优秀校长的标准靠拢。

    相关范文推荐
    • 教师党员个人学习计划

        转眼,XX年在不知不觉之间过去,XX年新的学期已经到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学期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我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章程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中不断得到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党性修养与工作能力。特制定本年度党员学习计划。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当今的世界是知识更新的时代,作为一个教师党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起好表率作用。为此,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

    • 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样本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与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更加自觉地践行城管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入推进“三争一创”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南京城管实践的新境界,为扎实推进城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保证。  二、学习内容  全年初步考虑设置8个专题,直属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署。具体专题设置如下:  1、认真学习马克思

    • 5月初三学生学习计划表格

        一是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制订计划、不知从哪儿入手、动力不足的考生来说,要尽快制订一个详细的,并设定一个合适的目标,比如希望考上哪所学校,希望取得什么成绩等。要做得细一些,如每天、每月的学习时间怎么安排,自己力争在班级、年级里,在哪一科目上要达到什么目标,这次月考及期取得什么成绩,针对不足有何具体改进措施等。初三生不要怕订下计划后会有压力,因为适当的压力是必要的。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  二是纠正"离中考还早着呢,到时候再努力也来得及。&q

    • 大学党支部学习计划表格结尾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支部的思想和组织建设,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充分发挥本支部党员的先锋模范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建设一支有活力的党员队伍,特制定本支部xx年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xxxx”的重要思想。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为契机,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本着“抓管理、促学习、增活力”的党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支

    • 2020年党组中心组学习计划怎么写

        一、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二中、五中全会精神与当前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更加自觉地践行城管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入推进“三争一创”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南京城管实践的新境界,为扎实推进城管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保证。  二、学习内容  全年初步考虑设置8个专题,直属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部署。具体专题设置如下:  1、认真学习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