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师德规范学习几点体会

发布时间:2016-11-19 来源:心得体会 手机版

师德规范学习几点体会

    一、对几个主要概念的认识

  规范:标准、法式,如道德规范、技术规范、语言规范

    (一)师德:指教师的道德

  道德一词一说:源于拉丁语,意指风尚、习俗。道德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论语·述而》:“老于道,据于德”。《孟子·公孙丑下》:“尊德贵道”。道德是分开讲的。所谓“道”,是指人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天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并引申为人们必须遵循的社会作为准则,规矩和规范。“德”即得,所谓德者“得也”,人们认识“道”,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是“德”。在古代,“道”的客观性较强,主要指外在的规范要求;“德”则偏向于主观方面,主要指人们内心的精神方面的东西。首先将道德两字连用的是《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现在人们通常把道德理解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伦理习俗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表现为善恶对立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有时也指个人的思想品德、境界、修养及善恶评价,甚至用来泛指风尚习俗。

  道德作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对人类社会的具体生活和具体行为进行制约和引导。道德渗透到具体的职业生活职业行为中,就表现为丰富多采的职业道德,如:干部道德、医生道德、教师道德、律师道德等。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从事各种职业活动中,思想和行为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也就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行为准则。

  二、师德及师德的特点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教师道德是在教师的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民教师处理和调节教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特殊道德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他职业道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道德总的特点:利他性、自觉性、广泛渗透性、稳定性、实践性等等。

  ⑴师德意识要求高水准。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职业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这种职业本身就决定了教师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的神圣任务,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更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与其他职业劳动特别是工农业劳动、商业活动等不同,教师最大的特点是培养和塑造新的一代,所以不仅要用自己丰富学识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格教人,不仅通过语言传授知识,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传授”品格,即以自己良好德行和习惯去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健康、聪明、活泼的新一代,正由于此,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正因为此,社会对师德水准的要求比较高,在人类道德史上,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较高水准上。

  ⑵师德行为要成为楷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为师要有知识,为表要有美德,人们形容教师:“人之楷模”、“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等。比喻成“园丁”、“红烛”等等均是对教师道德行为表率性或典范性的要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你们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乌申斯基:“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⑶师德内容具有继承性。由于教育过程所遵循的规律具有共同性,尽管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教师道德要求不完全相同,但又具有某些共同的规范要求,这些共同性正是师德内容继承性的基础。我国历代师德具有丰富的内容,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孔子的“有教之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骨干师德之风”。孟子也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他主张“因材施教”,荀子认为教师学习礼仪是修身的重要环节,“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之谓道德之极。”学习后还必须初中躬行。南宋大教育家朱熹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篤行”(篤:忠实、全心全意)要求教师不仅要广博地学习各种知识,并要认真地分析、思考,明辨其真伪、善恶、是非,并贯彻到自己的行为中去。[!--empirenews.page--]

  三、教师道德规范的内容

  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这是履行师德要求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或称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就是要长年累月,默默耕耘,为培养后一代倾注自己全部的心血,认真教学培养后昆为天职,人们对教师也用了许多比喻,如:“园丁”、“春蚕”(吐尽最后丝)、“红烛”(烧尽自己,照亮别人)、“人梯”(让别人踩着肩膀向上爬),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树人”是伟大的工程,并不仅仅是完成某门课的教学。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古代早有“师表”提法,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指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效法的表率。孔子最早倡导以身作则,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从事教育一生,是“以身立教”的一生。他倡导教师要有良好的举止、语言的修养,也很重视教育有道,受到学生的爱戴。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往往就是道德的标准。一个好的教师,在学生眼中就是智慧的象征、人格的象征,可以说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有人说,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教师的举止影响太大了。

  率先垂范是为人师表的重要表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应表里如一,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教师要身体力行。

  (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这是师道规范,教师要爱学生,这是社会责任,是社会的感情,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体现的是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爱的具体体现,责任感和良心,要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当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爱时,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的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教不言,师之惰”,但严格并不等于惩罚,教师绝不允许使用体罚,要严慈相济,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要使学生对自己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远之。诲人不倦,即对学生要特别有耐心,希望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坚持正面教育,正面引导、灌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另外对学生要不分彼此,不分厚薄,不另眼看待,一碗水端平,孔子有句名言:有教无类,即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远近亲疏,尤其对差生,更应当倍加爱护和关心。
 
  (四)精通业务,学而不厌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把人类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学生,因而勤奋学习,精通业务,有比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这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混糊现象在高校教师中是绝不能存在的,千百年来,一直将精通业务作为师德的主要内容之一,“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感不能解,非师也”。

  过去有一桶水的比喻,“活水”、“源头水”,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要了解当代科研成果的最前沿动态,要讲知识,更要传授学习的方法,要精通一门学科,又研究相邻学科,使自己具备广博精神的学问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知识经济、知识爆炸时代,要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新的成果,不断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学而不厌还应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韩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如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是鼓励教师博采众长,包括向学生学习,这是高尚师德的又一体现。

  (五)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老师之间、老师和班主任之间、新老教师之间、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教师之间、教师与教辅人员之间都应当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在同事之间,能力有强有弱、有高有低,这是正常现象,客观存在,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教师之间提倡有教学资料,公之于众,不搞资料保密;有教学经验,及时交流;有意见分歧,展开讨论,不得互相攻击,不能搞文人相轻,青年教师要向老教师虚心求教,老教师也要热心关爱青年教师。

  教师和领导之间,教师应当尊重领导,服从领导;领导也应尊重、信任和依靠教师,不要互相瞧不起,不能相互攻击,更不应当利用课堂上传授知识过程中进行攻击。(英语30句一位老师批评学校在干部中引起很不好的影响)

  教师与教辅人员、与工人、干部之间要相互尊重,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学校职工要尊敬教师,以教学作为中心做好服务工作,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方便的条件。[!--empirenews.page--]

  (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韩愈曾在《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论断被历来当作师者的座右铭。今天看来,错了,这个论断将学生当成客体,教师成为主宰,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式的地位。这种模式只能培养出单纯听话的人,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独特个性和富有创造力的人,和我们今天提倡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有实践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是大相径庭的。今天的教师,处在改革开放年代,必须具备改革的思想,具备改革创新的观念。

  xx同志曾说: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北师大百年校庆会上,xx号召教育创新。作为一个高校教师,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创造力的人才,教师自己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注意启发式教学,启动学生的好奇心、好动心、上进心,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吸收新知识。

  四、高校教师要善于养德

  一个高校教师,令人羡慕的职业,应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仪表、仪容、教学语言和风格、生活情趣、师生感情等方面。我认为一个教师要善于养德,这是高校教师师德锻炼的基础,高校教师要培养以下“六德”。

  1、勤勉敬业之德。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勤勉敬业,每一个高校教师要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学水平的高低,有“才能”的因素,有没有勤奋刻苦的精神,是师德问题,教师的工作精神状态很重要,“勤”“绩”是其具体的表现。

  2、爱生奉献之德。要有爱生之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特斯基:“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别林斯基:“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教师的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长。

  3、诚实有信之德。教师要讲信用,诚实做人,目前高校学风中、研究中,抄袭之风、剽窃之风、伪造学历之风有抬头趋势。近几年在北大、复旦、东大相继传出一批大师剽窃别人成果,影响很坏。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是高校发展中时刻注意的问题,要诚信教育,要建立学术惩戒制度,要养诚实有信之德。

  4、谦和团结之德。教师之间要谦逊和气,讲求团结,今天的学校经过多次合并办学,每个教师在过去的岗位上可能都有值得骄傲的历史。合并在一个部门、一个系部,要互相尊重,不能自以为是,要团结,不能划小圈子,一切服从学校发展的大局,而不能拘泥于过去一块的事业。

  5、公道正派之德。师生相处,同事相处要正派,要讲公道,而不谋私道;讲公理,而不循私情。在育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个观念:学生接受能力有强弱,学习进步有快慢,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不能因学生成绩的好坏歧视差生。学校也是一个社会,社会不正之风也有影响,不能因亲疏而影响对事情的处理,一碗水端平,一个态度待生。对学生“和风细雨”,不要粗暴,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泼口大骂,污蔑人格,对一个人民教师是不能允许的。

  6、与时俱进之德。教师作为育人者,要与时俱进,不能停滞不前,首先在教育观念上,要与时俱进,要提倡和实践创造性教育,摒弃旧的传统观念,在人才质量观上,要树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创新型人才质量观,要抛弃过去那种培养高分低能的传统模式。在育人观上,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由升学教育转变为成才教育。在教育教学观上,由教师中心转变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建设者。《学习的革命》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我们不能把学生越教越死,不是由教师设置好各种框框,让学生去钻去套,而是要设法激发学生去寻找、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
 
  “与时俱进”表现的第二个方面,教师必须要逐步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创新教育教学能力。在传统教育的理念下,人们往往强调“惟上”、“惟师”、“惟书”观念,偏向于顺向思维,求固思维,忽视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应当改变我们正在“做”的思维方式,强调思维的广泛性,求实性和开放性,要善于运用求异思维、多向思维、开放思维和反逻辑思维等形式。[!--empirenews.page--]

  所谓求异思维,即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去认识事物,以求出独特见解的思维方式,愚公移山还是愚公搬家。

  所谓多向思维,即从四面八方,多角度、多因素来思考问题。

  所谓开放思维,即善于把思维对象放在更广阔的空间去考虑,善于作纵向和横向的思维的一种方式。

  所谓反逻辑思维,是与正常的逻辑方式程序相悖的一种思维方式,往往能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与时俱进”之德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艺术都可以作多种阐述。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个具有很高师德人格魅力的教师需要长期的修行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品德高尚,多才多艺,这是养德的最高目标。

  同志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传播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为培养千千万万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的建设者,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做一个高尚的人,全心全意为学生为教育事业勤奋工作的人,做一个真正值得社会学生尊重的人。

相关范文推荐
  •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非常荣幸的参加这次暑假学习培训,听取了各位的园长讲座以及经验丰富老师的示范课。通过这次的培训使我在教学教育工作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达,不光是教学业务上面学到很多,更多的是在教师的道德素质以

  • 学习最美教师心得体会:师德之魂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曾说过“亲其师,信其道”,此乃中国教坛上的一句古训。在教育中,孔子主张对学生施以“仁爱”,就像“最美教师”说的我们学校没有大楼,没有大师,但不能没有大爱。爱与责任是教育

  • 师德师风学习体会:好老师

    由于教育评价机制的不健全,衡量一名“好”老师的标准往往只和教学成绩挂钩,只要考试成绩排名靠前,均分、及格率、优分率等指标是学校考查老师的重要指标,而很多学校也简单地将“教学质量”定位为期末考试的综合排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它又是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特定的一种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同时,作为社会的一种道德观念,它与其他的观念一样,具有鲜明的时

  • 看《师德启思录》的启示:走心灵之路

    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是普通的,但从教多年以来,我仍然以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感到自豪!  几天前,我们重温了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