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札弄机杼 为何不成章
[摘 要]随着多媒体应用与推广,课堂教学存在课件使用过滥,语 言训练不到位,思维发展弱化的现象。为了使多媒体使用 走出误区,务求实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研究 生本,吃透教材;重点突出,使用有度;激发兴趣,陶冶
情操;自主发展,拓展思维。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思考 策略
随着现代化教育设备的应用与推广,多媒体班班通的实施,打破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多媒体因其图文声像并茂,能突破视觉限制,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情趣和注意力,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中单调、枯燥的教学过程,还有它的大容量图文并茂、声光俱全的信息,也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离不开课件,好的课件要求学习进度可控,路径可选,内容可调,交互性强,能更好的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扩充知识,加深理解。实践证明,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已越来越发挥出它的优越性了。
但是,根据本人近两年多时间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观察,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引起思考,采取一些必要的对策。
思考一:预设课件,如何应对课堂生成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时下有些课例,“上课就像看电影,语言训练没落实。”多媒体统治课堂,流于形式,教师围着课件转只当“解说员”,忘记了以学生为本。而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也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却常常因无法加到课件中去而成为遗憾;学生在课堂中的随机变化,教师只能随课件的预设,很难进行教学生成,这样势必影响了课堂效率。
思考二:屏幕板书,如何体现书写教学
现实中不少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已经脱开了粉笔和黑板。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媒体无法替代的,而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往往教师的一手好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长期使用多媒体,学生的字越写越差,速度也越来越慢,长此以往,教师的板书也随之弱化。
思考三:课堂热闹,如何呈现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课件的直观形象,不少教师直接演示,取代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只是理解了,不会用语言来表达,大多是只可意味,不可言传。语言也是有思维的,而思维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来内化。
思考四:耳目一新,如何加强语言训练
课件能利用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形式展现文本内容。正确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在课堂中让人耳目一新,但如果让课件统治课堂,就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学生语言训练的时间就大大减少,就会影响学生语言训练的效果。
为了尽快走出误区,还原多媒体教学的真实面目,要求我们教师摆脱花架子,苦练真功夫,力除虚空假,务求实效,笔者提出以下策略。
策略一:研究生本,吃透教材
课堂要体现生本,课前就必须研究学生,吃透教材,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备课上,认真钻研教材,找准重难点,撰写课件脚本,不断修改,并且要具有创造性,大胆突破,不能老是“拿来主义”。也要通过上网、使用教学光盘、观摩优质课等方式获取信息,广泛吸纳别人的经验,取长补短,少走弯路,发掘自身潜力,最终形成有特色的符合自己教学思路的课件。
策略二:重点突出,使用有度
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定的条件,所以课件的好坏应该体现在使用效果上,媒体使用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如《飞向蓝天的恐龙》的课件,通过展示各种恐龙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形态万千”这个词语,进而了解恐龙家族的庞大。通过让学生说说,再来对照文本是如何表达的,然后加强朗读训练。再如《桂林山水》,通过观看图片资料,让学生理解桂林山的“奇、秀、险”,既直观形象,又激发学习兴趣,课件适当点缀,教学效果就会更佳。
策略三: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多媒体提供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课件把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一下子推到学生面前,在优美的抒情朗诵声中,让学生体会:流水淙淙、万物复苏的春天;树木茂盛、雾气浓浓的夏天;落叶飞舞、累累硕果的秋天;白雪皑皑、万籁俱寂的冬天。感染那仙境一般的童话世界。在多媒体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美,心中的爱油然而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赞叹祖国河山美,陶冶思想感情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empirenews.page--]
又如《庐山云雾》一文,描绘了壮观美丽的庐山云雾景象,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影象“庐山云雾”,就可以将静止的语言文字变成流动的、直观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秀丽的山峰、潺潺的流水、绚丽的红日、或缥缈翻腾的云雾,风起云涌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再加上声情并茂的朗诵,特殊的情境,营造出一个特定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强烈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美、自然美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和净化。
策略四:自主发展,拓展思维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实现自我发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实现智慧教育的目的。如讲《草船借箭》这一课时,放一段借箭经过的录像,学生提出疑问:“诸葛亮为什么选了大雾漫天的时候去取箭呢?”,“把船一字儿摆开有什么妙用呢?”,“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呢?他们不怕曹操的兵出来反攻吗?”等等。再由学生阅读文本自主探究的方式解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讲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多媒体呈现画面:一枝经霜的红叶,在诗人身后还有一匹瘦马,让学生通过见到的景物展开联想,由“经霜的红叶”联想到“秋天”;由“瘦马”联想到“异乡”、“异客”。我们知道,思维是认识的核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唯有思维的参与,才能真正加速和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声、形、光、色的作用,视听结合,可以深化思维训练,促使学生乐于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