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6日,我们很荣幸地参加了在北京“首都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全国“双推”(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博文评比活动总结会暨全国教育博客论坛。报到当天,我们领取了与会须知、日程安排及主办方颁发的《语言文字报》、《语言文字规范手册》等书籍,认真学习会议相关内容,领会会议精神。5日上午,“双推”博文评比活动颁奖会暨书信大赛启动式在千人礼堂拉开帷幕,会上,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普通话推广处处长容宏总结了此次双推活动,并对活动的覆盖面之广,参与率之高予以肯定。北京史家小学作为单位代表发表参加“双推”活动的感受,令我们感同身受,并且敬佩他们对于“双推”的孜孜追求与不懈努力。紧接着聆听了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方麟的发言,为他的文学底蕴所折服。感兴趣地浏览了方麟的博客,所写的《清华印象》让我第二天傍晚的清华行更有感悟。最令人鼓舞的便是时年106岁的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学家周有光老人为大会的亲自题词:语言使人区别于禽兽,文字使文明区别于野蛮,教育使先进区别于落后,与会者们仔细聆听,并纷纷发表感言寄于腾讯微博上,与礼堂之外千千万万志同道合者互动。在随后的颁奖仪式上,我校入围的10篇作品中,7篇获奖(其中一等奖5篇,二等奖2篇),学校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成为福建省获得此殊荣的两所小学之一。这是对我校语言文字教育工作的肯定与鼓励。
下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苏培成所作的《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的讲座让我们收获颇丰,时下,网络语言已逐渐成为年青人交流调侃用语的主选择,依赖网络的快速传播的优势可谓势如破竹。新新文化形态的产生有它的必然性,幽默、创新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色。苏培成教授所说的并不是一味排斥,虽然同音字混用,网络词和字母词不符合语言规范,但可以通过学校的正确引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规范,哪些场合下该正确使用汉字。至于成年人,已有意识何谓“规范”,只要不是盲目滥用,网络语言有其存在的时代理由。但不可驳斥的是语言规范应是主流。
随后开展了首届全国教育博客论坛----教育博客促进教育发展,论坛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每次面对教育问题,我们都会沮丧,沮丧之后就会写文章。这些博客、微博的力量不断集聚,总有一天会改变教育局面,所设想的理想教育制度一定会来到我们身边。”他的这番话让我满怀期待,怀揣执著理念、用心坚守,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魅力,让学生喜欢的老师。当然首要是有理想,对自己充实知识的理想,对自己职业规划的理想,对学生负责的理想,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爱自己的事业。最后,院长提到,博客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它让无数坚守的教育工作者齐聚在一起讨论教育,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队伍中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教改路上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6日我们参加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东所作的《国学:“礼失求诸野”之后》,深有国学造诣的他对国学的“高不成,低不就”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首先盲目发扬国学定义为从小抓起,但幼教本身就对国学一知半解,幼儿理解能力尚还达不到理解的高度。结果是“害怕输在起跑线上”三岁让孩子仰面背诵《三字经》而获益不大。其次顺应“国学热”,一些国学研究院如雨后春笋,然而这些院长、博士只热衷讲学,只修剪枝干,而忘了打造出国学赖以生长的“土壤”,以便持续长出茁壮的枝苗。因此,院长指出国学教育应自上而下“血脉贯通”,一方面奠定师资基础,另一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发手段,让国学研究摆脱低水平的自我重复,使之勇敢地面对当代生活和世界学术,让“国学”走出去,到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中接受洗礼,使之进步,从而让“中国性”在国学和汉学的对话中流动起来。
几场的讲座和博客论坛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展了我的思维让我有更广的角度思考教育,更加理解了“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文化的创造者”的文化意义。师者日当“三省吾身”,因“言传身教”,终觉“仰止弥高,钻之弥坚”,互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