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挑战》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学校的挑战》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1
《学校的挑战》这本书我刚拿到的时候并不知道所谓的"挑战"是什么。读下来才知道指的是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从传统的课堂改变成“合作课堂”,学校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学生和老师都需要共同面对。
书中收录了许多学校的挑战过程,不过感觉是篇幅有限,书中收录了十几家学校的改革,每间学校也只能写一到两页,多则三到四页,其实我觉得每间学校的改革过程都是一本书。这本书里我了解到大部分学校的挑战过程:学校要改革——遇到困难——学校的解决方法——改革开始看到成果了。但是对于学校的解决方法,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困难,里面的细节也没有过多描述,我也不得而知。不过在这样读下来之后我也能够总结出一些要点,或许可以在我日后的教学上有所参考。
以下是我摘录出来的一些读书笔记:刚开始展开合作学习,宜以三人为一组,后来可四人一组,且必须男女混组,而三男一女的组合比三女一男的组合更能形成合作学习。不是所有问题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具挑战性的难题、预想学生可能产生困惑之处,采用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引进“三要素”——作业;小组合作;基于表现的相互分享。“学习共同体”是包容差异、尊重差异的“和而不同”的教育世界,而不是容不得“差异”、强求表面一致的“同而不和”的教育世界。
作为老师应该注意的是让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权利,真诚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将学生的回答串联组织;教师对差生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进行指导;教师不能忽略“那些微妙的、不确定的、模棱两可的思考,和矛盾、冲突的复杂情感的价值”,因为,“不确定的思考和表达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与表达中更能发挥充分的威力”等等。
以“学习共同体”是包容差异、尊重差异的“和而不同”的教育世界,而不是容不得“差异”、强求表面一致的“同而不和”的教育世界。书里记述的是日本的实验状况,对学校还有可借鉴之处,对教师个体操作的指导也有一些。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学校改革案例,描绘了学校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说这些都是激动人心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学校在改革上的努力和决心。书上展示的主要是学校在宏观上的改革成果,这些成果来自教师们的努力,虽然书上也有描述一些教师个体操作上方法和对此的意见,对我有指导意义,但看完书后我仍有很多疑问,我大致了解改革的思想,也明白这些改革是已被实践过证实有效的,但真正让我运用到课堂上我却感到难以实行。当然我还没有真正去实行这些改革,不试一试还不知道到底会碰到什么困难。同时,我准备也去读读同一作者的另一本著作《教师的挑战》。希望在里头能得到我需要的东西。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2
当我静下心来阅读这“乏味”的书,因为开头那几页,很多专业术语让我一头雾水。谁知,静下心来细看了几十页后,恍如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关于教学的大门,原来,我们熟悉的“学习”、“合作”、“学习力”竟然是如此解释的!
我以前只认为学习就是坐在课堂中,听老师,听同学讲,自己动脑筋,获得知识,就是学习。看了《学校的挑战》,我才知道在一个班中,只有中层的同学是在学习。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习是从既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之旅;是超载既有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的一种挑战。教科书的内容是按照“上、中、下”三层之中的“上”的中等程度来编写的,教师设定的教学也是按照这个程度来组织的。
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的课堂,尤其是公开课,为了展示一种完美的教学效果,在教参给出的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我们的老师还往往会制定更高一层的教学目标,如果真如《学校的挑战》中所说的教学目标的编排初衷,那么课堂上学习的主角是否会发生移位,从原来的“中层”移位到“上层”,而放弃了“中层”和“下层”呢?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经常看到“合作学习”,最常见的就是小组讨论,这在几年前新课程刚实施时,是衡量课堂是否有开放意识和合作意识,是否将学生当做学习主人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当课改渐渐趋向冷静,我们发现,合作学习的效率似乎并不高,流于形式,开小差的学生比比皆是。于是很多老师便又果断地放弃这种“浪费时间”的课堂教学方法,看了《学校的挑战》后,我对“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合作,并不是简单地四五个人聚在一起,针对一个问题讨论一下,“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不能达到的水准。但是我们的困境是:越是不懂的学生越会产生这样一种倾向:不寻求同学的帮助,试图凭借自身的能力加以克服,试图凭借自身的努力摆脱困境。因此,他们总是孤立无助、失败、遭遇挫折,最终成为差生。然而,最需要合作学习的,恰恰是凭借个人努力却反复遭到挫折与失败的学生,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就凭这一点可以看出,必须对差生作出如何向同学请教的引导。引导说来容易,要引导成功,绝非易事。这些学生习惯了听老师讲,听同学讲,偶尔自己动动脑,而合作学习将彻底颠覆他们的学习态度,要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进攻,这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也要借助于孩子性格和学习观的转变。
过去,我们习惯于学习好和差的同学混合编排,并且选择一个学习成绩好的来担任组长,负责信息整合汇报等工作。看了《学校的挑战》,我才知道其实学习性的合作,并不需要刻意搭配组员,也不需要像生活班组一样选负责人,要让每个成员有“冲刺与挑战”的动力。但是,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并不适用小学低年级学生使用。那么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的教学形式转变到三年级开始尝试的“合作学习”,也是一个难题。
反思我们的课堂,也许我们在做的,都不是真正意义上提升学生学习力的事情。我们有点多管闲事,忙着告诉学生答案,忙着帮助学生纠错。如果我们能换“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也许我们的20%数量会减少,而学生的学习力会有所提高。我们追求的“教育以正态分布曲线为基轴,稍稍向高位推移,缩小分布曲线的幅度”会实现。时间很仓促,我只看了几十页这本书,所以写不出更深更详细的读后感,但是总体感觉这本书会为我打开一个全新的教学局面。但是,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要实现这种美好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一线教师的教学观,然后再进行专业的培训,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率先在自己的课堂上实践,即使不能将整堂课设计成“合作学习”,也可以抽取部分教学内容,哪怕只花十分钟,五分钟,也可以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比较效果。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3
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给我们每个老师都发了《学校的挑战》这本书,整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合作学习”的内容。
佐藤学先生描述的“合作学习”不是强强联手的模式,而是弱弱相助的姿态。这让我感受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所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是教师应该着手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称之为“互惠学习”。
那么,如何才能点燃孩子们参与学习的热情,激起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兴趣呢?这里,佐藤学先生说道“教学内容必须设定在比通常的教学水平更高的层次上,但同时在教学中必须针对最低水平学生的问题加以组织。只有填平比一般水准更高的课堂与班级里最差学生的问题水准之间的鸿沟,孩子们的学习才具有冲刺及挑战。”我想,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孩子们探讨、研究中展开。
我们学校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研究,积极倡导让学生动起来,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个经常会用到的环节。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反思自己的课堂,有时会把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结束之后往往学生得不到什么收益。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即使是暂时处于低学力的学生,老师也要确保他有挑战学习的机会,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这也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所在。
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给予我很大的启示:“精彩”并不是指教师“上课”的优劣,而是指每一个儿童自由自在地、有个性地参与教学,形成了以“倾听关系”为基础的管弦乐般地交响,尤其是每一个教师都能真诚地面对教材与儿童。这是多么令人向往、令人着迷的课堂啊!
十几年来,佐藤学教授投身于课堂改革之中,使他的教育哲学在实践的沃土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在佐藤学先生这本书里,我看到的是那样精彩的课堂、如画的风景,激励自己实践奋进、追寻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