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恩格斯曾经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在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期,只有更加坚定人民群众的主题地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民群众是时代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通过劳动为人类社会提供衣食住行用等诸方面的物质生活资料。人民群众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人类社会提供文化科教、哲学法律、文学艺术等精神财富的产品。人民群众还是生产力的体现者、传播者、奉献者,不仅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基本矛盾的趋势,而且直接或间接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也是时代进步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本身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马克思主义时代性,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不如说是顺应人民要求不断创新,在实践中进而由被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进入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仅自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然而,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由于受苏联模式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了高度集权集中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束缚和禁锢了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发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改革开放35年的实践不断证明,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原动力,没有人民群众参与的改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尤其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复杂性、艰巨性和紧迫性都大大地增加,只有坚持人民群众为主体,改革开放才能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的源泉。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敬畏群众,感恩群众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以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体力量是人民群众,依靠力量是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牢牢把握8项基本要求,使之成为党和人民的行动指针。改革需要群众基础,也需要顶层设计。而理论的系统化有赖于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工作者来完成,历史要求广大理论工作者不仅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总结人民群众的创新成果和创新经验,同时,还要坚持吸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传承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融合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应对时代挑战,回答时代课题,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之道,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群众路线,才能在改革开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