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陈涉世家》听课心得

发布时间:2020-05-03 来源:心得体会 手机版

《陈涉世家》听课心得

  彰显《陈涉世家》的语文教学价值

  ——观吴老师执教的《陈涉世家》

  吴老师执教的九年级课《陈涉世家》,很好地运用教材,发挥了其语文教学价值。

  吴老师首先带领学生温故而知新,先后复习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字多义、重点句子等五个方面,并特别提醒学生,翻译注意要能尽可能做到“信、达、雅”。文言文学习目的不是为了积累几个词句,但是,离开了这个基础,肯定是无法进入文本的。重视积累,夯实基础,为达成“文意共生”提供了保证。

  在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吴老师带领学生分析陈涉这个人物形象时,注重从两个角度去分析人物:一是“由事显人”,一是“由言察人”。虽然教科书上一般把《史记》定义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人们常常会以为这是一部历史著作,其实,《史记》还是一部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鲁迅先生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前半句侧重于历史,而后半句则侧重于其文学性。编入语文教材的《陈涉世家》,显然是让我们当作一篇“语文学习”的素材去“教语文”,而不是去“教历史”和“学历史”,也就是,我们应发挥其语文教学的价值,而不是局限于历史事实。所以,吴老师抓住了“事”和“言”来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其“故事叙述结构”和“语言彰显人物性格”,可谓切中要害。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毋庸置疑,但是对于其中的某些细节、语言,至少说无从考究,像陈涉所说的那几句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烛照古今的话语,“苟富贵,勿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宁愿相信,并非陈涉自己本人所言,而是作者司马迁基于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塑造人物的一种语言描写。换言之,是为凸显人物性格而加上去的。这就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才能得到真滋味。

  当然,我们现在耳熟能详,也许已经傻傻地分不清是谁说的了。于是,文学性就产生了。正如吴老师在小结时所说:“通过精彩生动、极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司马迁成功塑造了陈胜这样一个有志,有智,有勇,有谋的人物形象。”

  整节课的学习活动,富有探究性和思辨色彩,这也是我印象特别深的地方。

  陈胜很有英雄气概,司马迁对其才智卓识不吝溢美之词。吴老师抛出一个富有挑战意味的问题:“是不是有这样特质的人一定要位列世家呢?秦统一六国之后,从制度、思想、文化各个层面都对老百姓加以束缚,役多,税重,刑酷,二世更为残暴,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不乏能人异士啊。”

  这一环节,撩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许我们在教学时,能让学生明白因为“起义”而自然而然地被司马迁列为“世家”,就觉得万事大吉,解读到位。但,符合被列为世家的人不在少数,为何只有陈涉独享尊荣?吴老师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之际,再补充两则出自《史记》的材料:

  材料一:“桀、纣失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 作;秦失其政而陈涉(胜)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

  《史记·陈涉世家》

  课文受篇幅所限,能提供的信息毕竟有限,也带来一个困局:给学生的认知造成了一定的偏狭。如果就课文而论,学生可能只会读到陈涉的历史贡献在于“举大计”。从历史观上看,这样的认识还显得不够深刻与全面。有了这两则材料的铺垫,学生开其意,达其辞,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自然而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经过热烈的讨论交流,从而明确陈涉位列世家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举事,而且因为其首倡反秦,使“天下云集响应”,并为“卒亡秦族”奠定了基础。这一过程的探究意义,不在于研究“历史”,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认识获得了质的飞跃。

  这节课的探究意识还体现在,吴老师巧妙地设计了一个“良心史官”的环节。课文是节选的《史记·陈涉世家》的前半篇,后半篇记叙了起义的发展和失败的经过。吴老师提供了《史记 陈涉世家》的后半部分,请同学们结合后半篇,谈谈对陈胜这个人物的看法。正如前文所述,课文是节选文,提供的信息有限,而且,不能完整地呈现一个人的“全貌”,难免会对陈涉这个人的评价以偏概全,甚至断章取义。事实上,从《史记 陈涉世家》的全文来看,陈涉在举事之前(课文)与暂时取得胜利之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可以肯定地说,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可能一辈子就读课文这点书(何况,极少数学生连课本也读得磕磕绊绊的),再也不会去读《史记》原文了。如果,仅仅停留在课文上的认识,是何等的残缺?从这个意义上,语文老师能在课内进行大阅读,虽然是无可奈何的“螺蛳壳里做道场”,也是凭着一份良心,而尽让学生多读点书的善事吧。

  结合后面部分,我们会看到,陈涉出身农民,导致“格局小,眼光短”;“苟富贵,勿相忘”,也昭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求富贵,会走不远,只有维系更宏大的追求和目标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不善用人,轻信他人,也是造成陈涉快速失败的原因。学生的讨论有理有据,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对陈涉的认识,也不仅仅是课文中的那些扁平化的诸如“洞察世事,运筹帷幄,有勇有谋”之类的评价,而是赋予了更加丰富、全面、立体的内容。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司马迁秉笔直书,基于史实的客观态度,再现了陈涉这样一个真实的人,在司马迁的笔下,陈涉复杂的人性可见一斑。到这里,我们又一次明白了作品的文学价值,在尽可能多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情感态度不是一味褒扬,既肯定其“首倡反秦”的历史功绩,赞许其“敢为天下先”的胆识,也不掩盖、避讳其局限性,而是建立在史实基础上的,体现了司马迁公正、客观的实录精神与史官态度。司马迁的这种辩证态度,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影响深远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司马迁的追求。学习《陈涉世家》,让学生从中窥探到了一点《史记》的精妙,给学生日后阅读《史记》带来一点启发。课堂结束时,吴老师请学生回顾一下这节课的收获。有两位同学这样说:

  “个性化的语言+典型的事例+客观公正的态度=《史记》”

  “与历史书不一样!”

  这样让学生理性思考的语文教学,我看到了别样的课堂风采。

  本文作者:梁增红

  公众号:梁增红

    相关范文推荐
    • 党旗下的忏悔4朱传峰最新观后感心得体会精选

        《党旗下的忏悔(四)》警示教育片主要讲述了永城市政协原主席朱传峰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参加迷信活动、违规索要、收受钱物,严重违纪违法。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一念之误》的观后感心得,供大家参考。  20xx《党旗下的忏悔(四)》观后感  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12月2日上午,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党旗下的忏悔4》。  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后,全体党员干部表示: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树牢“四个意识&

    • 关于营盘的心得感悟:何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你来或者不来,营盘就在那里,矢志不渝;你来了又走了,营盘还在那里,一如往昔。  在我心里,营盘不是一座现实建筑物,而是逐梦者内心的圣城。是一个执拗的念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个人心念不倒,你就很难击倒他。  那年在叙永,和商讯(掌上叙永的老板)的李亚蔺聊天,他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说到他的几个竞争对手,他说我们有一个优势是他们没有的,我们比他们能熬。  “我在这边立足这么多年,困难的时候太多了,一开始我以为我的竞争对手们都活得比我好,慢慢的,才发现,大家都差不多,后来,竞争

    • 《我们走在大路上》专题片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这70年的风雨进程里,涌现出无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每个人都砥砺前行,每个人都奋起追赶,也正因为会这样,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才会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下面小编整理《我们走在大路上》专题片观后感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我们走在大路上》专题片观后感心得体会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奋进,我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综合国力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 小学语文作文写作心得:童年趣事教学札记

        范文大全:写童年为主题的题目在各类教案里层出不穷,因为它好写,孩子正处在童年印象深刻,能很好的展开教学,但也不好写,因为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童年趣事教学札记》。  事实证明,童年趣事是有点难写的,自己很“嗨”,别人却get不到有趣的点,这是最大的麻烦。  怎么办呢?首先拿作文题目开刀。  如果不做要求,小朋友的题目多半是——“童年趣事”。千篇一律,情趣顿失。想办法让他们的题目生动起来。  首先是充分地交流题

    • 2020雷锋的微笑学生观后感范文 雷锋的微笑心得体会怎么写

        《雷锋的微笑》这部电影留给人们的是来自心灵的感动,来自雷锋精神的感悟,是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铭记。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xx雷锋的微笑学生观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xx雷锋的微笑学生观后感范文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豪言壮语的名言,出自一位“傻里傻气”的英雄——雷锋。  雷锋有时是一位“傻乎乎”的人间“逗逗乐”;有时是一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