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这个话题也许并不新鲜,但却从提出的那一天开始似乎就已经注定无法让人忽略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减负工作心得体会,供你参考!
关于减负工作心得体会篇1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已引起了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减负”已成了教育界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这是今年3月份以来听到得最多的字眼。云南省从今年3月1日开始全面施行《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严格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间、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真正给学生减去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之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针对这些问题,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制定减负体质管理方案,确保我县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将我县实施减负提质工作总结如下:
一、依法办学,严格学校课程管理,全面实施“减负增效”工作
(一)严格执行新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关于课程设置的有关规定,保证中小学生按规定全面修习国家课程,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时规定,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二)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各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充分体现知识的综合、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过程的开放,以及学生对课程门类和研究内容的选择,务求实效。
(三)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安排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时间,提高学习实效。合理安排中小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对教师的培训
减负提质,就是要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负担中解脱出来,合理配置学生的课业量,积极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决定每节课的质量和成败的关键者,要想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的效果,抓好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是关键之一。
(一)局领导注重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培训。今年3月份以来,先后组织各级各类学校教务主任到昆明参加教学管理业务培训;派出高三教师参加省高考研讨会;初三教师参加州中考研讨会;安排6期中小学教师进行业务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提高我县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
(二)教研室深入课堂第一线,研究实施优化课堂教学手段。今年从三月初开始县教育局教研室的同志,先后深入城区中小学、部分乡镇学校,深入教学第一线,听取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与教师们共同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如何采取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科学的教学手段来实施减负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使广大教师迅速进入角色,确保“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
(三)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减负工作 ,及时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针对实施减负工作,确保减负不减质,开学初各级各类学校就采取分组备课 、互听互评,作业探究、采用网络资源改进课堂效果、增加教研组活动次数和内容等手段,使全县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教学方法得到改进,教师业务能力得到及时提高,确保了教学工作的质量稳中有升,20xx年,全县高考上线1237人,上线率77.51%,比20xx年上升14.06个百分点;全县参加中考4980人,600分以上有300人,500分以上有2035人;中小学各年级的期末水平测试成绩也比上年有所提高。
三、控制练习资料,提高练习的有效性、针对性
我县各学校都严格执行《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监察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印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法的通知》(云教〔20xx〕6号)文件精神,严格控制征订教辅资料,确保每班学生每天作业量不超过文件规定的时间。各任课教师都精心选题,严格控制作业量,有效地避免学生重复机械练习,提高针对性。倡导课外作业转向课内随堂训练、检测,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次布置作业,适当控制作业难度,提高作业“含金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巩固、提高,让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感受到自主完成作业带来的乐趣,增加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积累成功学习的经验,减轻学生特别是学习基础处于中下水平学生的心理负担。
四、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难度,增强学生的成功感
“减负”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求改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使考试不再变成“学生的敌人”,符合教学规律的检测是必须的、必要的。各级各类学校都认真组织教师汇编各科单元检测,采用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减少考试次数,但又能准确把握大纲、考纲和难度,使之达到少而精的效果。这些检测都要求各科任教师及时批改,并将成绩反馈给班主任,共同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查漏补缺、了解学情的作用。
总之,“减负”是一件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步骤,虽然各学校都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减负不减质,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效果还不明显,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不懈努力和团结合作,这样才能把这一件事切实做好,既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的学业负担,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的效果。
关于减负工作心得体会篇2
“减负”、“减负”,我们喊了似乎许多年了,各种形式的“减负”也的的确确层出不穷。然而“减负”究竟是什么?
一、课业负担
课业负担过重的根源较多,一是教学的“重知轻能”,认为学生所掌握的课本知识越多质量越高,教学中不抓重点,讲得多,练得也多,企图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是基于对知识的价值的错误理解,认为只有多学点课本知识,才会有美好的前途。于是教师采取一切手段,将越来越多的课业负担加给学生。然而很多事实证明:过剩的学习无效。只有当知识在生活中发挥作用时,知识对掌握者来说才是有用的。现行的中国教育,普遍存在“学习过剩”现象就是学生学了一大堆无用的知识。这是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二是教学方法的“以拙代巧”,一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法,不考虑学生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成本,为应试保险,以“大投入”换“小产出”,从而造成大量的过度学习。
学校也处在重重压力之中,家长的赞同,社会的承认,上级的评判等,尤其是前两者,往往很大程度上着眼在升学人数上。同时在教育评估机制还不完善的今天,上级主管部门的评判过程中,升学率也是主要指标。尽管招生部门的一再扩招,但升学现象过“独木桥”,而升学考试分数则成了过桥的唯一通行证,倘若升学成绩不理想,学校、学生都会被打入“冷宫”,升学率成了学校荣誉和地位的代名词,学校的工作不得不处处围绕着升学转,学生上学演绎成了一切以入学为起点,以升学为终点的“马拉松”。孩子从进校那一天起,他们稚嫩的肩上就扛起了父母沉甸甸的希望。巨大的升学压力引发了学校、教师、家长几方面的种种政策。学生们的书包和大脑就这样在教师、家长、社会的重重灌输中沉重了起来。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务求实效,教育部有关人士曾提醒我们,“减负”工作特别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三个关系,防止工作的片面性。一是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二是要把握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与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三是要全面理解减轻学生负担工作的实质,把握好度,注意防止工作的片面性,既不能对减负工作落实不力,又不能走另一个极端。
“减负”决不意味着降低对学生学业应有的要求和降低教学质量,必要的负担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推动力,过重的负担则会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阻力。“减负”是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消除那些机械的、重复的、盲目的、无用的劳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改革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是“减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减负”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而是减少考试次数,改革考试内容,为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进行的考试是很有必要的,没有考试就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不利于教学相长到底做得怎样,也不利于学校据此调整教学方法。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了及时反馈教学情况。像美国等发达国家,也不会废除考试。关键在怎么考,要把握好考试的度。
“减负”的同时也要加强培养学生能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减掉那些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负担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主动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积极探索的精神。
二、心理上的负担
生性活泼好动的孩子,对于枯燥的学习,几乎有一种本能的拒绝,尤其是在课业负担过重的状态下,对学习有一种畏惧、厌烦心理体验,视学习为迫不得已,很难忍受的事。同样的学习任务,对有的学生适宜,而对另外的学生可能不堪负重,作为教师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体验,从调节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素质,使学生能从苦中寻乐,随时主动地自我调节,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
的确,课业的沉重使我们迫切地想要放松和休息,但减负后,有的学生的心理压力却反而增大了,尤其是部分基础稍差的求上进的学生,很容易对自己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心理压力剧增。一些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也同样对突然减轻的课业感到不适应,容易担心跟不上别人,因此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滑。在这些心理的影响下,即使学校、教师真正地做到了“减负”,学生心理上仍然轻松不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能改变以分数为根本的教育观念,就很难说能真正地实现减负,只要中考、高考指挥棒在学生的眼中仍然有分量,那么他们的精神状态始终不能减负。
当然,在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中,难免有不和谐的音符出现,切实转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平同志曾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单是要求业务素质好,同时还要思想素质好。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做到业务精良、情操高尚、勇于创新、乐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