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杨
利用难得的假期,我随团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当年在这里组织指挥"三大战役"的五大书记铜像。他们是在1945年6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的5位中央书记处书记。新中国正是在他们的领导下,从无到有,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接着参观了西柏坡那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这些珍贵的记忆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画卷。
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毛主席在西柏坡停留的时间不长,主席于1948年6月和党中央一起移驻西柏坡,在1949年3月,从西柏坡迁入北平,转战于此只有短暂的10个月。在这短暂的峥嵘岁月里,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演绎了波澜壮阔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大剧":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耕者有其田的梦想;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打跨了国民党的多个重装兵团,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军事基础;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对迎接中国革命的胜利,进行新中国的建设进行了前瞻性部署。
忆往昔峥嵘岁月愁,在对"大决战"的回忆讲解中,国民党党政军的全面腐化衰落固然是人民解放军敢于发动战略决战的先决条件。但毛主席和党中央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敢于把握关键节点,极大的加速了战役进程,有效扩大了战役成果:在辽沈战役中攻下锦州,将东北敌军关门打狗;在淮海战役中抢占宿县,将"小淮海"打成了中原决战;在平津战役中,速攻天津,迫降北平,最大程度保住了千年古都未受战火破坏。
返程途中,我仍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沉浸在对党中央和毛主席西柏坡伟业的回忆中。在这么简陋、偏僻的小山村,是什么力量使得他们有这样的气魄,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觉得是信念的作用,正是他们心中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伟大信念,使他们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夺取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终胜利。
岁月如梭,大半个世纪已经逝去。在党的领导下,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华民族已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群众也过上了小康的生活。比及毛主席和党中央在西柏坡的困苦条件,我们的生活水平已提高了不知多少倍。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遗志和情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坚定自己的信念,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