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心得体会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8-12 来源:心得体会 手机版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的读后感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一

  节假日中,我时断时续的阅读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细细品味,觉得其间的收获颇丰。感受如下:

  尊重儿童人格,儿童的发展,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一个追求和体现独立的过程。从脱离母体到身心成熟,进入成人社会,开始承担社会责任,儿童越来越多地具有独立活动的能力。在获得独立能力的过程中,儿童以其自身的哲学精神为核心,不断地建构自己不同于成人文化的文化。所以,尊重的教育首先应体现在尊重儿童人格的独立性上。

  曾经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教育孩子其实就是爱孩子的过程。”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爱孩子,孩子爱老师。孩子从老师的爱中学习到了知识、技能和情感,老师也从孩子的爱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情感。老师只有去爱孩子,才能博得孩子的爱,进而提高教育的效率。

  怎样才能让孩子爱我们呢?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慈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将不比那种虽读过许多书,但却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教师好。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教师热爱学生是出于对人类社会最崇高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是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标志。用爱去启迪学生的智慧,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是合于教师美德的完整的教师之爱。

  立足于热爱学生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在教育这项工作中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也才能在教育中获得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心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崇高的教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你在其中才能找到创造的喜悦。”正是因为爱,所以才会有创造的喜悦。所以,热爱学生,才能获得教育的喜悦。

  儿童世界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世界,在文化世界中每一个儿童又是独特的存在。儿童的教育也应该是整个教育世界中独有的奇葩,在教育世界中每个儿童应受到尊重,获得应有的地位和权利。书中也提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儿童。”因此,作为一个真正关注儿童生命的教师,也应怀着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纯洁的生命体。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二

  在拿起放下,放下拿起的过程中,慢慢品味着《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中深刻道理。文中提到了蒙台梭利的观点,她认为:“与儿童接近能够表现我们最高尚的一面”,“儿童唤醒了成人的观念、牺牲的观念、无私的观念”。我觉得很有道理,不管是做家长的还是我们做教师的都要善于向孩子学习,教学相长,主动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儿童手牵手,心连心,为他们提供符合其本性的食粮,让他们在成长中体验到自由和快乐。

  记得曾经教过的一个孩子佳佳,6岁的她乖巧懂事。有一次和她妈妈闲聊中,她妈妈说:“在培养和教育佳佳的过程中,自己好像也经历了一个学习成长的过程。比如: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苗,倍加宠爱,万分呵护,很容易养成自私自利,缺少爱心,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骄傲性格,在我们周围不乏这样的例子。所以在佳佳出生不到一岁的时候,我就注意有任何好吃的东西,必定要让她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享,有时候,家里的老人不愿意配合,我就给他们讲道理,统一认识,一致行动,渐渐地佳佳就知道有吃的就要给大人留点。”她还说:“有时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佳佳就会问我为什么?我就给他讲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爱护他们,有人给我们让座,我也告诉佳佳一定要对让座的叔叔阿姨说“谢谢”。以后再坐公交车,孩子一看到有老人就会对我说“妈妈我们让老爷爷坐吧”。时常在公交车上看到不少年轻人见到有老人或幼儿上车依然稳坐泰山,我就庆幸我的孩子没有成为他们这样的无“爱”一族。我要让我的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要学会去爱别人,体贴别人。我就是这样,在教佳佳怎么做的同时,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带动孩子,所以,在佳佳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

  正是如此,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除了对孩子言传身教,更要掌握教育孩子的多种方式方法。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成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

  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读读儿童文化书籍,了解孩子的游戏,走进儿童的世界。看到孩子的略些进步,要鼓励和放大,看到集体的进步,及时鼓舞,为大家凝聚一种动力。少一些硬生生的莫名言语,少一些干巴巴的表情,少一些踌躇的忧心,少一些“不留情”的训斥,少一些挺起腰板地否定,多一些心灵的呵护,多一些善意的安慰,多一些弯腰抚摸,多一些共同的兴趣话题,多一些谦虚,“谢谢你给老师指出的问题”、“你真能干”“我要向你学习”……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读后感三

  寒假里学习了《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一书。范范一翻,发现里面云集了各种新颖的教育观点和理论。书中条理清晰的向我们娓娓道来:什么是儿童,什么是儿童文化。再一一列举了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点,将近代的各大教育学家的理论和实践行为详细的展现了出来,真是受益匪浅。

  特别是里面的一个观点吸引了我的注意:儿童崇拜。乍一听觉得很是新鲜。这是不是把儿童捧上了天?带着这个疑问继续看下去。原来这些提出儿童崇拜的人未必不知道儿童淘气的一面。只是他们又发现了儿童生活的另一面,这是超出成人的一面,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一面。

  回想自己工作8年来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孩子们的纯净目光;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有孩子们的善良之心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的启示和快乐。还记得在语言科学类活动中,孩子们的精彩回答往往会成为下一个生成的新主题内容;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孩子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用稚嫩的笔绘制出了似大师般美轮美奂的作品。特别是有几次,我身体情况欠佳的时候,孩子们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我的异样,纷纷上前问候:老师你好点了没有;老师我帮你捶捶背吧!老师你要多喝水哦!一句句温馨的关怀话语给我带来了无穷的温暖。

  我想这些提出儿童崇拜的人不是说要否定儿童继续成长,否认儿童的成长需要成人的帮助。只是他们从儿童的生命中窥出了天机,因而由衷的发出感叹的言辞、崇拜的的话语。我们应该从中感悟其中的对儿童世界的尊重和认识。我们在任何一次对儿童某一方面的发现都能唤起一种儿童崇拜。因此让我们努力去发现孩子们的生活吧,让我们欣赏孩子们的生命吧,让我们谦逊的向孩子学习吧,让我们真诚的崇拜儿童吧。

    相关范文推荐
    • 《中国文学史》二到七章读后感

      文字起源,进阶的文字,不断演化;导致一个文明的国家出现,文字统一,大家都开始用文字交流,交流起来吧,可交流起来不能显示自己的思想,那可不行!于是大家开始自说自话,觉得有理,就用文字把它记下啦!然后到处

    • 《我爱你,所以我努力长大》读后感

      艰难的生活里,因为有爱,所以我们努力长大。  平凡的生活里,因为有爱,所以充满了动人的奇迹。  ——题记  书里记载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有亲情,有友谊,有爱情,更有对人心的激励。故事总是人写出来的,

    • 秋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开展了一些研究活动,课题在上学期。主要是以上研究课为主,研究的主题是地理学案在课堂中的使用,产生了一些好的效果。还是上学期,课题顺利通过了学校组织的课题开题论证会”这些工作说明,课题研究已经开展,并取

    • 街道宣传思想工作计划

      街道宣传思想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工作,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旧城开发和创建文明城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宣传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四个到位”,确保各项文明城市创建工

    • 关于业务员最新的工作计划

      第1、增强业督工做,构建劣量、标准的启保效劳系统。启保是保险公司运营的泉源,是风险管控、完成效益的紧张底子,是保险公司生计的底子保证。是以,正在20xx年度里,公司将狠抓业督工做,进步风险管控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