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围绕“三服务”要求,努力搞好机关后勤服务工作
dd年以来,我局从强化内部管理入手,牢固树立大后勤、大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为市级机关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后勤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关后勤管理制度,是加强机关后勤管理的重要任务,也是履行后勤保障职能,提高管理效能的根本保证,为此,我局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又重新制定了《市级党政机关办公区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市级党政机关办公区的维修、保洁、会务、安保等工作程序和标准;制定了《局内部集中采购实施方案》,对局机关和下属单位的办公用品、电器电子设备、保洁用品、绿化工程和管养、房屋维修、设施设备维修和车辆维修、装潢等作了严格规定,从制度上杜绝权力的“暗箱操作”;另外还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车辆使用管理制度》、《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和《机关事业单位后勤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内部管理。由于单位制度建全、完善、规范、可操作性强,从而保证了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如在日常维修工作中,我们在单位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在维修工作中每天24小时有人值班,谁接到维修电话,必须做好记录,签好《维修单》,安排专人去维修,维修结束后拿到服务对象签字回执单才算办结,否则将追究值班人的责任。今年以来,党政机关办公区共接听各类维修电话3000多次;府苑小区、综合楼办公区、机关食堂等共接听各类维修电话10000多次,都能够及时上门维修,对因特殊情况无法修好的,也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并积极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受到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
(二)不断提高服务标准,使后勤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我局在后勤服务工作中能够始终把服务对象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服务质量高低的标准,在工作中不断深化服务内涵,规范服务行为,完善服务承诺,注重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一是通过强化责任来提升服务水平。明确每位干部职工的工作目标和责任,使之在其位、负其责、谋其政,切实解决职责不清、作风飘浮等问题。如我局对保洁工作规定了严格的要求,对路面、广场、办公楼、府苑小区实行全天后保洁,办公区要达到无烟蒂、无痰迹、无杂物、无纸屑、无蜘蛛网的保洁要求。二是通过业务培训来提升服务水平。把提高机关后勤队伍的素质,作为提升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保卫处定期对保安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从而提高了保安人员的安保水平。如市党政机关办公区、府苑小区面积较大,四周空旷,容易给犯罪分子留下作案空间,为此,保安人员能够每天24小时巡逻,不放过任何疑点,确保责任区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三是通过开展竞赛来提升服务水平。机关食堂定期对厨师组织烹饪比赛,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饭菜品种,努力提高餐饮服务质量,使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就餐人数不断增加,目前每天接待省援**干部、市级机关干部职工300多人次。
(三)不断推进大行管工作,使行政运行成本进一步降低。根据**d政发《市政府关于统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构建大行管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局抽调专人,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变动审批、日常监管和业务指导;对各单位物业管理工作进行市场化运作;对资源节约工作进行宣传、检查、指导,从而把大行管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首先是抓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目前已基本核清了大多数部门、单位的国有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另外,还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资产变动情况进行审批、调剂。今年以来共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新购置的300多辆车提出初审意见,对评估价5000多万元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对评估价800多万元固定资产进行报废,先后对市财政局、总工会、审计局、司法局等单位的10000多平方米办公用房进行调剂使用。其次是抓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办公楼(区)物业管理主要包括办公楼(区)的绿化管养、卫生保洁、安全保卫、会议服务等内容,dd年以来我局按照“花钱买服务,用人不养人”的原则,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办公楼(区)物业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目前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有单独办公楼(区)的67个部门、单位中已有49个部门、单位聘请了专业物业公司进行物业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占总数的73.13%,另外,为了整合全市物业管理资源,使我市的物业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我局在充分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正在筹建全市物业管理协会,办争为建设精品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第三是抓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的资源节约管理工作。**年以来,我局根据省局的统一部署和市节能减排领导小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资源节约规章制度,切实开展资源节约的宣传、检查、指导工作,在全市推广使用节能技术、设备和物品,千方百计降低能耗,减少浪费,在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已逐步树立节约意识,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