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工会工作计划范文

发布时间:2018-06-04 来源:工作计划 手机版

第一学期工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自主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工作,认真学习工会工作的有关法规和文件,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全体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调动好、发挥好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出应有的贡献。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以“爱我昆中,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增强凝聚力,激发自豪感。

  ⑴邀请退离休老师领导代表来校为全体教职工作一次校史教育报告。[2]继续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重点整治浪费现象,倡导争做节约型备课组。[3]教工体操班、合唱队、篮球队正常开展活动。丰富教工业余生活。并争取有表演、参赛机会。[4]筹备开好第八届教代会

  第一次会议。

  2、努力完成校党政和上级工会布置的各项任务,做好各项常规工作。⑴围绕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春节开展一系列活动,及时做好节日慰问工作。⑵督查教代会提案落实情况,同时在教代会闭会期间,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及时、准确了解教职工的情绪、意见和要求,并及时反映,起好桥梁纽带作用。⑶在协调劳动关系和化解各种矛盾过程发挥调节作用,讲究工作艺术,善于协调矛盾,疏导情绪 ,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协助党政把问题和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起好“调节阀”作用。⑷协助校党政和有关职能部门,认真做好退离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遵循“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方针,指导、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⑸积极维护好教职工的特殊权益,充分调动女教职工的积极性,发挥女教职工优势。本学期举办一次婚育知识讲座。[6]切实关心有特殊困难教职工的生活。主动了解有困难的教职工的工作、生活、身体和思想状况,工会作为

  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好

  第一知情人、

  第一报告人和

  第一帮助人的职责,把送温暖活动和解困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

  1.中秋慈善募捐活动;

  2.庆祝第22个教师节退离休教职工茶话会;

  3.组织参加市教育工会组织的体育比赛;

  4.庆中秋节活动:外地住校教师中秋晚餐,发放中秋慰问品;

  5.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

  6.组织参加市退协举办的祝寿活动(80岁以上);

  7.教工文艺活动室正常开放;

  8.工会委员例会。

  十月份

  1.组织参加金秋十月系列活动;

  2.庆祝重阳节,组织退休教工外出活动;

  3.做好2006年工会工作调研课题活动;

  4.做好校运会教师项目组织发动工作;

  5.工会委员例会;

  6.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

  7.教工篮球队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

  2、工会委员例会;

  3、婚育知识讲座。

  十二月份

  1.部分青年教师座谈会;

  2.筹备、召开第八届教代会 第一次会议;

  3.工会委员例会;

  4.开展“文明办公室”评比活动;

  5.迎新年联欢活动。

    相关范文推荐
    • 政治备课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2009年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一批高三学子即将开始他们人生路上的另一段征途了,他们走了,就有新的高二升为高三。在将要迎来的下一学期中,高三学生就要开始复习了。政治课的复习作为复习的重点之一,在2009年

    • 小学春季学期品德科组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品德科组将在区市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继续认真落实小学品德课程新课标实施,探索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切实提高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真正成为做好学生德育的有力手段

    • 四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特别的爱奉献给特别的学生,四年级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帮学生一把,带他们一同上路”。对差生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以最大限度的耐心和恒心补出成效。  二、优、差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

    • 中学第二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从“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出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紧扣学校工作思路,顺应教学新趋势,积极尝试教学改革。以提升专业建设为中心,以创

    • 教研室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教研室将紧紧围绕林校长提出的:继续坚持“立足多元、让每位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着力点,以推进“聚力文化、给力课程、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