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两会即将要召开了,各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陆续出炉!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云南省人民政府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省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三个定位”,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等严峻挑战,克难奋进、主动作为,抓早抓实、精准发力,采取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经国家统计局审定,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1%,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年初出台稳增长开好局22条政策,实施促进投资、工业、消费、外贸增长等针对性措施。建立省政府常务会议听取州市重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制度,强化稳增长督查激励和问责。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争取到895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09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实施“十、百、千”项目投资计划,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盘活存量资金,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扎实开展“三去一降一补”,去生铁产能125万吨、粗钢产能376万吨、煤炭产能1896万吨,超额完成去产能任务。“僵尸企业”市场化退出稳妥推进。全年商品住宅待售面积预计下降6.4%,库存控制在合理区间。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全国首个地方国企债转股项目落户云锡集团。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减税降费等降成本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直接减负800亿元左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补短板工作得到加强。
(二)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继续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着力发展8个重点产业,重点产业导向作用初步显现。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主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推进农业“小巨人”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6%。深入推进新一轮“建设创新型云南行动计划”,实施11个重大科技专项,新增4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成功举办第三届“科技入滇”对接活动。出台“中国制造2025”云南实施意见,优化工业园区产业布局,稳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强化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千方百计遏制烟草产业下滑势头。加大工业企业培育力度,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76户。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6.5%,其中非烟工业增长12.1%。建筑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增长14.6%。继续培育发展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9%左右。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与阿里巴巴、腾讯、浪潮、华为等企业开展实质性合作,以晴、惠科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在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全面推进“十大扩消费行动”,加快乡村新型商业中心试点建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1%。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物流、会展、文化体育、养老健康等产业较快发展。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8%、10.6%。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与港中旅、华侨城、上海复星、大连万达、成都会展等企业的合作。新增5A级景区2处。着力整顿旅游市场秩序。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在全国率先出台电力体制改革试点方案,组建昆明电力交易中心,市场化交易电量超过550亿千瓦时,累计减少企业电费支出90.3亿元。国企改革不断深化,重组设立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和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突破,中国铜业集团总部落户云南。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设立重点项目投资基金、重点产业发展基金和交通产业发展基金。
组建云南红塔银行,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进展顺利。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跨境金融支付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农垦、供销社、国有林场、农业水价改革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实施。事业单位、科技、教育、文化、财税、价格等改革持续推进。成功举办第4届南博会暨第24届昆交会、第14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第11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昆明综合保税区通过初验,新增国家一类口岸1个,建成第一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积极推进电力、装备制造、冶金等领域的国际产能合作,对外投资增长19.8%。教育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省区的合作交流持续深化。高位推动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到位资金分别增长10%和14.3%。
(四)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5564亿元。沪昆客专、云桂铁路云南段建成运营,云南迈入高铁时代。铁路新开通里程706公里,是前5年的1.5倍,16个重大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华丽、香丽等8条高速公路全面推进,小铺至乌龙、上关至鹤庆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1万公里,“溜索改桥”21座。沧源机场建成通航,澜沧机场续建、腾冲机场改扩建等项目进度加快,陇川等5个通用机场开工建设。金沙江中游航运基础设施综合建设项目、水富港扩能工程进展良好。阿岗水库、柴石滩大型灌区开工建设,新开工水源工程61件,建成“五小水利”工程50万件,完成13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观音岩、梨园水电站全面投产,苗尾水电站下闸蓄水,乌东德、黄登等大型水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启动实施。加强输电通道建设,西电东送1250亿千瓦时。新增石油、天然气管道666公里。呈贡、保山等信息产业园建设加速推进,昆明国际通信枢纽加快建设。新增光缆线路20.8万公里。
(五)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启动云南省空间体系等规划编制,23个县市区“多规合一”和“十城百镇”规划试点稳步推进。推动昆明市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滇中城市一体化加快推进。保山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玉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顺利推进,腾冲、楚雄、瑞丽和剑川沙溪成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强化分类考核,促进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启动实施以“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为主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一水两污”、燃气管网、城市公厕等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传统村落民居、民族特色村寨和历史文化名街、名村、名镇、名城保护力度加大。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滇池等高原湖泊水质得到改善,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全面展开。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720平方公里,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336万亩。全面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启动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集中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扎实开展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启动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
(六)精准发力脱贫攻坚,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建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责任机制和考核机制,聚焦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深度贫困群体,全面推行“四到县”改革,对贫困对象实行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压缩行政开支,积极整合资金,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实现翻番。设立总规模1152亿元的云南浦发扶贫投资发展基金。筹集653亿元资金,启动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和县级公立医院及妇女儿童医院扶贫工程,首批37个项目开工建设。完善“挂包帮”“转走访”机制,驻村扶贫工作队覆盖全部贫困村。沪滇、粤滇等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推进,三峡、华能、烟草等央企对口帮扶启动实施。实施44.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有望实现12个贫困县摘帽、1253个贫困村出列、120万贫困人口脱贫。在财政收支困难的情况下,财政支出的73.8%用于民生保障。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完成83万人次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36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4.8万人。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4917万人次参加五大社会保险。按照不低于5%和8%的比例分别提高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标准。完善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继续提高。统筹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60万户,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达48.5%。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迪庆、怒江以及“镇彝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14年免费教育。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如期招生。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有序推进分级诊疗试点,稳步提升医疗、中医药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全面提高传染病防控水平。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建成云南省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惠民活动和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绩显著,鲁甸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景谷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完成。移民安置任务如期完成。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
(七)加强社会治理和平安云南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局面更加巩固
切实提高公共安全预警监管能力,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基层群众自治,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化解信访积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反恐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和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全面打响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妥善应对缅北冲突带来的新变化,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兴边富民、扶持“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重点工程,沿边地区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和谐局面得到巩固。
(八)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发展软环境得到改善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全面加强。“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力,取消和调整省级行政许可事项48项、行政许可外的行政确认等行政职权24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133项,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迈出新步伐。“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全面推开,事中事后监管进一步加强。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和省级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建立省、州市、县三级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积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跟踪落实服务。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
积极支持并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质量不断提高,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认真做好人防和拥军优抚安置工作,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军民融合发展积极推进。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各界人士、驻滇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关心和支持云南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问题和工作的不足: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工业和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实体经济困难较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依然存在,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结构调整滞后,产业结构单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民营经济活力不强,对外开放步伐不快。补短板任务繁重,消除贫困任务艰巨,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与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生态环境领域违法违规问题时有发生,安全生产隐患不少,维护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全压力较大。作风建设还有差距,少数干部改革创新、担当进取意识不强,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不敢为、不会为问题,政府自身建设尚需加强。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7年工作总体要求
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之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是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当前,我省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极大地提升了云南在我国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为我省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世界经济进入长周期调整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内外经济格局变化蕴藏新的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发展优势凸显。特别是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吹响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全省上下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求突破,跨越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推动弯道超越、跨越发展。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筑牢“稳”的基础、下足“进”的功夫,切实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5%、9.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以上,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做好政府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四个关键:
第一,进一步以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促跨越。必须把工作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新定位、新要求上来,强化使命担当,加强政策衔接、项目对接和工作承接,推进关键领域工作取得突破。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理念,确保公共资源进一步向民族地区和民生领域倾斜,保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造更多民族地区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步伐。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抓手,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生态文化建设为保障,加大协同治理力度,坚决保护好云南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原野沃土。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强化国内区域合作,形成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高水平双向开放新格局,加快由开放末梢向开放前沿转变。
第二,进一步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转方式。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统领,加快培育新的经济结构,推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两型三化”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集聚,大力优化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重点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大力推进集群集聚发展。推动各种资源向有竞争力、创新力的园区和企业集中,聚焦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打造形成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增强产业集聚区功能,促使企业、产业向重点地区、重点园区集聚,提高集中度。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广节约集约的发展方式和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推进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应用,突破工程化、产业化瓶颈,转变资源能源利用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第三,进一步以改革开放创新增动力。必须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开放要空间、向创新要动力。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需求为最终目的,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途径,推动“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着力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取得突破。主动探索各类功能区协同开放新机制。创新国际投资合作机制,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提质增效。加快培育具有云南特点和竞争优势的外向型产业体系。努力构建质量效益导向型外贸促进新体系,提高沿边金融服务水平。着力破解创新不足的发展难题。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扩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创新供给能力。积极融入国家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研究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问题,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切实优化创新环境,不断集聚创新人才,依靠创新促进新旧发展动能加快接续转换。
第四,进一步以全面从严治政转作风。必须坚持严字当头,务必做到讲政治、讲团结、敢担当、有作为、求实效、重廉洁,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全面从严治政之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实地把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勇于担当转作风。大力营造“想干事、敢干事”的环境氛围,最大限度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决做到矛盾面前不绕道、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退缩,敢作敢为、敢抓敢管、敢挑重担,勇于负责、勇于面对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和正向激励机制,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大兴清廉之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反对“四风”,扎紧制度笼子,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促进廉洁从政、廉洁用权蔚然成风。
三、2017年重点工作
今年要重点做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坚定不移去产能。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地条钢”。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实现煤炭行业再去产能154万吨。严禁新上过剩产能项目,坚决防止已经化解的过剩产能死灰复燃。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积极开展转岗技能培训,全力安置好分流职工。
分类施策去库存。坚持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房,激发外来购房需求。控制土地供应,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加大棚改货币化安置力度,着力消化库存,将商品房库存保持在合理区间。
多措并举去杠杆。畅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传导机制。盘活存量资产,激活闲置资产,推进企业资产证券化。落实国家债转股政策,扩大直接融资规模,降低国有企业负债水平。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精准发力降成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确保企业税费负担只减不增。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大电力市场化交易力度,力争交易规模和电力直供达到600亿千瓦时。创新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免缴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持续降低企业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
突出重点补短板。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着力补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教育卫生等领域短板。
(二)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大力振兴实体经济
大力发展工业经济。认真落实“中国制造2025”云南实施意见,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全面提高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促进烟草产业保总量、优结构、拓市场、去库存、增效益,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发挥油电气优势,鼓励有市场、有订单的有色、化工、冶金等企业促销增效。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续建、新开工和竣工投产一批重点项目。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开展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新一轮小微型企业培育工程,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500户,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按照“两型三化”要求,紧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以生命健康、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等领域为重点,谋划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推进机制和产业基金作用,推进重点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使其做优做强。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发展,深入推进“云上云”行动计划。实施服务经济“倍增”计划,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跨业融合、多维拓展。
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园区经济。实施民营经济“双培双优”行动计划,狠抓政策落实,加强服务指导,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支持县城提质扩容和扩权强县,重点支持10个县市做强做大,新增8个百亿县,继续抓好20个县市区转型发展试点。突出园区定位,引导产业集聚,创新园区运行管理机制和融资模式,实施园区发展“千百亿工程”,推进“10+50”重点工业园区建设,新增4个百亿园区。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继续实施“十、百、千”项目投资计划,抓好“四个一百”重大项目建设。落实投融资体制改革措施,发挥重点项目投资基金作用,提高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落地率,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增加工业投资。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深入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扩大“云品”影响力。充分发挥玉石珠宝、咖啡等商品交易中心作用,加快冷链物流、乡村新型商业中心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子商务对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和乡镇全覆盖。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和惩罚性赔偿制度,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积极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加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抓好重点旅游文化建设项目,重拳整治旅游市场乱象,推动旅游业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基本农田和优质耕地,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着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调优农产品结构。建设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提升“云系”“滇牌”农产品影响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联合体,加强农业“小巨人”培育,力争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达25户以上。培育壮大茶叶、蔬菜、花卉等10个农业重点产业,积极发展80个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县。抓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高主要农产品加工转换率。支持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整合创建一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园区。
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建高标准农田24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00万亩以上、“五小水利”工程30万件以上。完善农机具补贴政策,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大力实施“七改三清”,着力整治农村违规建房。抓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实现所有建制村通硬化路,启动“直过民族”、沿边地区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完成1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任务。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快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壮大集体经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等试点。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引导林权规范有序流转。继续深化农垦、供销社、国有林场、农田水利等改革。推进农业保险扩面提标。扎实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
(四)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全面脱贫攻坚战
统筹推进“五个一批”。实现29个贫困县摘帽、1100个贫困村出列、100万贫困人口脱贫。完善建档立卡动态管理机制。以4个片区为重点,扎实做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等脱贫攻坚工作。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精准扶持机制。加快实施现代职业教育、县级公立医院和妇女儿童医院扶贫工程,加大贫困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力度,健全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实施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抓好后续发展。继续增设贫困地区生态公益岗位,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增加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整合扶贫资源,增强县级统筹使用能力。加大金融扶贫力度,用好用活浦发扶贫基金,扩大扶贫投资发展基金筹集和覆盖范围,鼓励贫困地区企业利用绿色通道上市、发债。加强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安全性。
加强扶贫协作。主动与上海、广东等省市对接,实施好东西部扶贫协作,支持服务好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深入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加快落实浙商总会、中国光彩事业德宏行等帮扶协议。大力弘扬扶贫济困精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推进国际扶贫交流合作。
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健全脱贫攻坚责任制和考核管理办法,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弄虚作假。
(五)持续推进“五网”建设大会战,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路网和航空网建设。提高沪昆客专、云桂铁路运营水平,推动建设高铁经济带。新开工渝昆高铁等项目。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确保昆明地铁3号线、6号线通车。加快墨临、保泸、武易等高速公路建设,全面开工“十三五”规划的高速公路项目,新增通车里程40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边境高等级干线公路建设。稳步推进金沙江中游航运二期工程。全力推动昆明长水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扎实推进新建、迁建和改扩建机场工程,确保澜沧机场通航,新开工10个通用机场。
加快能源保障网建设。确保中石油炼油项目投产,新开工一批天然气支线管网项目,提高油气利用率。继续推进乌东德等大型水电站建设,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开工。提升完善电网设施,促进省内用电消费。加快西电东送、云电外送输电通道和售配电网建设,力争西电东送电量达1300亿千瓦时。
加快水网建设。积极建设滇中引水工程,抓好在建重点项目,新开工重点水利工程50件以上。大力推进水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河道综合治理和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新增蓄水库容3亿立方米。加快城乡供水能力建设,完善污水处理及管网配套设施,县城和县城以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6%。
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平台和地理信息、大健康、旅游、林业、农业、扶贫等大数据中心建设,确保省政务信息中心投入运行。改造提升城市宽带网络,加快实施“宽带乡村”、光纤入户工程,继续实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移动宽带网覆盖等项目。扩展昆明区域性国际通信出入口业务,加快国际通信枢纽和信息汇集中心建设。
(六)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强化规划引领,推广“多规合一”,推进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开展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抓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新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180公里以上、海绵城市39平方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加快实施“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和景区、通道、城乡亮化工程。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风貌。创新城乡治理方式,理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人地钱”挂钩激励机制,推动居住证制度全覆盖。落实农民进城落户各项优惠政策,切实保障新市民权益。扩大特大镇功能,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33.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
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昆明市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加快滇中等城市群建设步伐。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边境口岸和省际边界重要城镇建设。科学规划,整合资源,高标准开展宜业宜居宜游城镇创建,抓好国家级特色小城镇试点,启动100个特色小镇建设。
(七)深化改革开放创新,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加快推进关键性改革。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实施一批重点改革项目,提高国有资产证券化水平。切实推进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规范国有资本经营管理。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推进国资监管职能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强化产权保护。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支出优化整合力度,创新财政扶持方式,实施财政涉企资金基金化改革。积极盘活存量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进一步压缩行政支出。加快省及省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规范非税收入征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信贷机制。加快推进农信社改制,提高村镇银行覆盖率。继续深化教育、社保、价格、统计等领域改革。
扩大双向开放。高水平办好“2017商洽会”、国际旅交会、外交部云南全球推介等重大活动。加快跨合区、边合区等各类开放功能区建设,完成昆明综合保税区和腾俊国际陆港、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国家验收,建成云南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新引进10户世界500强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资金分别增长8%、11%以上。深化沿边金融综合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试点。
积极申报昆明铁路口岸,加快电子口岸、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改善口岸软硬件环境,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扩大边民互市创新试点,促进边境贸易发展。规划建设服务贸易功能区,主动承接加工贸易,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商贸物流和技术服务中心,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扩大来滇留学生规模,办好“汉语桥”等国际精品赛事,继续实施周边国家“光明行”等合作项目,充分发挥海外华人社团及海外侨胞的作用,促进人文交流。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港澳台等区域合作。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整合并加大财政专项投入,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赋予科研院所和高校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带动社会资本参与创新。实施4个重大科技专项和一批重点研发项目,深化“科技入滇”,提高省院省校合作水平,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80个,新建一批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考核,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50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0户以上。加快呈贡大学城等“双创”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培育“双创”示范基地。启动实施“云岭英才计划”和技能强省计划,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和技能人才在岗或离岗创业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加强品牌建设,实施重点产业标准提升行动、知识产权强企强县工程和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
(八)强化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狠抓环境污染防治。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的整改,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追究制度,全面开展省级环保督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多污染源综合防控和多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全面推行“河长制”,加强长江、珠江等六大水系和滇池、洱海等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示范工程,加大重金属污染治理,防控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实现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低于98%,主要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不低于80%,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主要出境、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积极探索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扎实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森林云南”建设,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矿山生态修复力度,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强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公园等保护地管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加快推动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推进生态监测网络建设。
扎实推进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工业、建筑业等重点耗能领域能效提升计划,推动交通运输、公共机构和商业节能,支持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效综合提升示范。严格落实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持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对高污染排放重点行业的治理,实施工业园区、煤化工基地综合整治,实现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重点污染源减量排放。
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扎实推进国家低碳试点省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推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加快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
(九)切实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扩大就业创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深入推进“贷免扶补”、创业担保贷款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和企业工资指导线。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展养老保险结余基金投资运营,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提高补助标准,全面实现城镇医保全省“一卡通”。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支持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发展。新开工棚改10万套以上,抓好配套建设,提高入住率。
优先发展教育。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扩容提质普通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深化与省外高校战略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入制度。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规范社会办学。继续保持教育资源向“三区一线”倾斜,加强县一中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
保障人民健康。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和医师多点执业,扩大家庭医生签约覆盖面,发展医联体和远程医疗。加强县级中心医院建设,推动医疗服务重心下移和诊疗资源下沉。加快全科、儿科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高度重视中医中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支持社会力量进入非基本医疗服务领域。确保云南阜外医院全面建成使用。持续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推动各类体育场馆设施开放利用,扩大体育消费。积极发展养老产业。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大力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好第二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抓点带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促进文化繁荣。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倡导全民阅读。加大文献整理、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提高文物和非遗资源利用水平。鼓励文艺精品创作,保护、扶持地方戏和少数民族剧种,深入实施民族文化“双百”工程。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促进文化对外贸易和投资。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平安云南、法治云南建设,广泛开展“七五”普法宣传。进一步做好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加强防灾、减灾和备灾工作,实施50个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妥善安置移民。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全力维护宗教和谐。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反恐维稳。深入开展第四轮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快推进“智慧边境”建设,全力维护边境社会稳定。抓好网络安全和保密等国家安全工作。
做好国防动员、人防、双拥、参事、文史、地方志、港澳台侨、哲学社会科学、科普、气象、红十字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发展。
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
(十)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以法治作为政府运行的基本准则,以上率下,从严从实,推进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政府系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加强和改进政府法制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全面清理政府文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管理,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提升行政能力。完善集体学习制度,营造爱学习、勤学习、善学习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政府系统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着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健全决策机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探索重大公共政策第三方评估,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加快职能转变。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并向社会公开。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努力打造便捷高效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切实解决办事难问题。加快建立统一建设管理的综合交通协调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改革。规范政府购买服务,着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提供公共服务及公共产品。
加强监督问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全面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和改进督查考核问责工作,加大整治庸懒散拖力度,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确保政令畅通、政策落地。
各位代表!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在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征程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