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读后感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11-09 来源:读后感 手机版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湖心亭看雪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1

  不管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唯美,还是“燕山雪花大如席”的豪迈,这都说明雪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宠儿。这不,这儿也来了个写雪的文人。可他是个另类,文笔清新淡雅不假,但是思想实在成问题。此人乃张岱,此文乃《湖心亭看雪》。

  文章的开头就很值得咱们说道说道。“崇祯五年十二月”充分体现了他对明朝的眷恋。我都恨不得敲着他的脑袋大喊:“哥儿们,醒醒吧。爱新觉罗早就坐拥天下了。”清朝后来的确没干什么好事,闭关锁国、签订不平等条约都是它的错。可是社会总是要发展的,就像你不能因为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就要求人类裹足不前一样,你不能停在明朝不求上进啊。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连邓小平爷爷都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朝代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你总要学着面对现实。实在不行你就鼓捣着反清复明去,写篇酸溜溜的文章发发牢骚没什么实际作用。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哥儿们,不能因为雪大就妄自菲薄啊,这一痕长堤,一点湖心亭,一芥小舟,两三粒人算怎么回事啊?你要拿出巴尔扎克的“我将粉碎一切障碍”的气势,不就是一场大雪吗?瞧把你吓得。广告词说得好,“山高人为峰”,面对大自然要有勇气,万不能被吓倒啊。

  你还没事晚上一个人跑到湖心亭看雪,乍一听以为你是个孤芳自赏的清高雅士。仔细一想,那是因为你人缘不好严重自闭,就是个孤家寡人。人家苏轼就能在晚上和张怀民一起在承天寺看月,你只能一个人去。看见亭中有两人在饮酒,你连忙凑上去跟人家套近乎。不能喝就别装李白,还上去“强”饮三大白,这不是明摆着想要蹭酒吗?连撑船的都看不过去了,摇摇头,说:“这个痴人。”

  人们都说此文笔墨清新淡雅,体现了作者的清高自赏和对故国淡淡的眷恋。依我看,这就是个想念过去繁华生活想得晚上睡不着只好一个人在大冬天晚上跑出去看雪的孤芳自赏的狂人的自说自话。连那场雪都替他郁闷。

  此文仅为个人意见,博您一笑,如有雷同,英雄所见略同。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2

  每当赏读《湖心亭看雪》时,隽永清新的文字,精湛熟稔的语言,宛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遮去所有的污秽,将纯洁与明媚洒入我的心田。又好似湖中涟漪,在平静泛着不安,一种感动渐渐袭来。

  清新淡雅的笔墨令我对作者充满崇敬之情,这是怎样的豁达与开阔的胸襟啊!感谢张岱,能将这好文字留给后人享读。

  然而,真正令我感动的是张岱的仕子之情。

  张岱是明末清初山阴人,出身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剧,实为享乐之士。然而明亡后,国破家亡之痛使他不再从仕,入山着书以终。这些情感都在《湖心亭看雪》中显露无余。张岱借西湖看雪之景诠释了一颗不随流俗,遗世孤立的隐逸之心。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拒绝;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通过张岱的描述,我们看到了西湖封洞后,一个粉妆玉砌,银装素裹,万籁俱寂的世界。更令我们感受到作者广阔的胸襟。而这种感受在“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的描述也有。但在作者轻描淡写之中,我却一点也没有感到轻松,而是觉得沉重,觉得沧桑,觉得人生的多变——命运的坎坷加之国家的不幸,带给张岱的是无限的伤痛。然而面对白茫茫一片,心中的喜悦代替了原来的苦楚与怅然,将长天永存的阔大境界全部传达出来。这种宽广更使他深藏心中的愁绪与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溢于言表,令人惆怅又感慨万分。

  然而,当作者在湖心亭巧遇知音,最初的孤独寂寞化为欣喜与愉快,三人对酌,临别时才互道姓名。张岱的喜悦却又一次令我悲伤,甚至是可怜。知音难寻,然而,张岱却寻了太久,等了太久,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之下,使得这种喜悦弥足珍贵。尤其是当作者得知三人同是寓居他乡的游子时,对故国之思又在喜悦中弥漫开来。命运真是对张岱不公!

  整篇文章用淡淡的笔触将对故国的怀念融于山水写意之中,不露痕迹。但越是隐藏,越是感情的深沉。

  张岱与吴均,陶弘景相同,完全陶醉与自然风光之中,他为其醉,为其痴,但褪去浮华之后,在一片质朴之中,他的心是清醒的,沉寂的,本真的,让我看到了一片仕子之情。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3

  《湖心亭看雪》看完啦,然而我却久久不能平静,那颗被张岱深深的孤寂与落寞所打动的心依然沉浸在他那篇仅仅160余字的小品文所带给我的震撼之中。它如开放在深山石隙间的一丛幽兰,疏花续蕊,迎风吐馨,虽无灼灼之艳,却自有一段清高拔俗的风韵。

  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他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一个“绝”字,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的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

  “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湖面上雪花、水汽茫宕一片的景致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混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

  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乘坐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走进张岱,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的的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湖心亭看雪读后感4

  一叶孤舟,载着一个高雅的诗人,在万顷碧波上无忧无虑的荡漾……路遇知己他们无话不谈,靠在火炉旁,各自述说着对祖国兴亡,对世间万物的感触和哀伤……

  这,就是美好的意境——《湖心亭看雪》。

  其实这篇文章我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但是每读一遍带给我的都是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情怀,不同的对祖国深沉的爱。这篇文章,写于明末清初的时候,当时,清军已经入关了,明朝已经岌岌可危,如同已经断臂的楼房一般,马上就有倒塌的风险。这篇文章却依然用着明朝的年号,说明了诗人心中还装着国家装着对国家深沉的爱。文章中,写到的时间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明朝的影子,这是为什么呢?作者作为明朝的遗民,对于清朝只有痛恨,而他却又为何在这一叶孤舟来到湖心亭看雪呢?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句话,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清幽,清凉,幽静,深邃的美好意境。更显示出,当时清朝在关内外混乱,明朝也如同风雨飘摇般岌岌可危,那种紧迫之感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作者看似逃避政治上的风云变化。更显示出他那清高孤傲的情怀,可以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的高尚雅趣。更能体现作者哪美好的精神品质和价值追求……

  到了湖心亭,作者遇到了他的知己,但是他们却以“痴”相提并论。其实这并不是痴,而是将自己的感情全都化为这一方美好静谧的故土,将爱和希望播撒在这里,希望祖国能重新复辟,消灭清朝,重登往日的辉煌,从过旧时美好的生活……这并不是作者在逃避,在消极应试,而是一种他那沉着冷静,大器晚成的英雄气概,虽然他把自己的名誉和利益都降低了,但是他为的是国家,为的是他心爱的祖国!

  《湖心亭看雪》看似是一篇写景文章,实际表达的是作者那对国家的爱,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国,有许许多多的人都不爱国,不敬国,不尊国,在想象当时那明末清初年间的张岱,那又何怎能同日而语呢?

    相关范文推荐
    •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1   《把栏杆拍遍》,多么有诗意的题目,它就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读者题目,就让人产生一片联想:一位壮志未酬的词人在一排安静的栏杆前轻轻拍过,怀着复杂的心情。  看了这篇文章,首先会被辛弃疾的精神所感动,其次就会被作者的文字所折服。辛弃疾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取得大成就的却是他的词,这在历也算是很少有的了。不平凡的遭遇,强烈的爱国之心,让他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更让他写出了千古绝唱,深深的让我们折服。正如他的《破阵子》,除了岳飞的《满江红》能与之媲美,还有

    • 《白鹅》读后感

      《白鹅》读后感 《白鹅》读后感1   初识丰子恺,是因为我在语文课上学了先生写的《白鹅》一文,运用恰当的拟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让白鹅别有情趣。寒假,我细细地品读了先生的《白鹅》一书,再次亲近这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白鹅》一书是丰子恺先生散文的选编本。这本书,将先生的作品分为“赞美童真”、“艺术理念”、“感悟自然”、“人生哲理”四辑,共计三十三篇。书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每一辑之前都有导入语,仿佛将你带入一个个有着精美建筑风格的圣殿。我最回味的是有着《白鹅》一文的“感悟自然”这一辑。  “感悟自然”

    • 《慈母情深》读后感

      《慈母情深》读后感 《慈母情深》读后感1   读了《慈母情深》,我明白了母爱的伟大。  文章主要讲了作者梁小声小时候家里很穷,但他的母亲却毫不犹豫把自己当时一天的生活费--一元五角钱给了他买书,此文字里行间透出了浓浓的母爱,让人深受感动!  读了课文,我仿佛看见一个低头踩缝纫机的、瘦弱的、贫苦的女人正微笑着给儿子钱,她宁愿自己挨饿,也不愿儿子学不到知识,多么伟大的母亲,多么神圣的母爱呀!  在生活中,母亲的这种爱不也是随处可见吗?  母亲的爱,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大事,平常生活中的一句叮咛;风雨中哪怕自己被

    •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不做教书匠》读后感1   每个人心底都会有一个从小就做的梦,梦闪闪发光,就像一盏彼岸的灯火,看似可望不可及,促使着我们不断向前追逐。  前段时日,我拜读了《不做教书匠》。书中讲述的是管老师在教育路上行走多年的心得,更确切的说是对初入教育行业的新教师的一些忠告。此阶段阅读对于我来说,再适合不过。文中说:教育是神圣的,其伟大并非是职业本身所赋予,而是因为有一群无私的人在默默为之努力。当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选择了这条路,接下来便是勇敢的走到底,绝不回头。而我所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一

    •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1   一看这本书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非常重要,实用的书。而且是专门针对儿童这个年龄段的一些我们生活上看到习以为常,见惯司空,却又未能想明白其中的缘由书籍。很多事情,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於儿童阶段,我们很多人也都是一样。  看了这本书,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到在以後的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了更加明朗的方向,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多吸取正能量。对此,我感觉此书不能只看一遍,必须不断重复看,才能温故而知新,才能运用的游刃有余。而且,无论怎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