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1
打开kindle,关于这本书的常规阅读时间显示的是1小时59分钟,全书160页。不禁感叹,原以为读一本书怎么也要花一周左右的时间,没想到只需要两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本书,相当于看一场电影的时间。
不过,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却读了很长时间,并不是因为难读,而是读了一半就被闲置了。
很多时候,书本买回来都是被我阅读到一半就被放着那,久了之后自己也忘记了。
打开kindle本想接着内容再看时,发现很久没读,之前的内容也就全部忘记,只能重头再开始阅读。
并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上周的时间里,终于把这本搁置将近三年的书读完了。
但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书中的内容,而是内容完结后他人写的阅读后记。
《有这一道街,它比整个世界还要大》读完这篇后记,我才理解了这本书为什么那么多人会喜欢,虽然之前我也从内容和推荐语上了解到了这本书,但始终没有太多的想法。然而读完这篇后记,才真正理解那句有名的结束语“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原以为,所谓的“亏欠良多”只是在和书店众人书信二十年,最后在故人逝去时也未能踏足书店的遗憾,可读完才明白,不仅仅是这样的遗憾。除了与书店里的弗兰克以及其他职员的书信交流,弗兰克给海莲找的那些书更是给予了海莲更多的精神力量。也正是这些书籍让海莲对弗兰克说,最了解她的人也是弗兰克。
“人类发明了文字,懂得写成并印刷成书籍,我们便不再徒然无策地只受时间的摆弄宰制,我们甚至可以局部地,甚富意义地击败时间。”
与此同时,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岁月的磨砺而留下的建筑街道也是这样,在某种意义上,它所存在的经历在当下也存在,在此时也变成过去,如后记中所说“查令十字街不是遗迹不是封存保护以待观光客拍照存念的古物,它源远流长,但它却是现役的,当下的,在我们谈话这会仍孜孜勤勤劳动中,我们可同时缅怀它并同时使用它,既是历史从来的又是此时此刻的,这是一种奇特的时间完整感受。”
就是这样一种“奇特的时间完整感受”,我读完了这本书仿佛我就去过了这里,我经历了主角的一生,但盖上书我仍是我自己。而那些街道又是真实存在的,曾经的人们也是真实的在这里生活过,倘若我在现实生活中去一次查令十字街,那更是奇特的时间感受。
就好像有时我们面对某一瞬间或是场景,会有一种曾经发生过的错觉,我好像来过这,我好像见过这人。
读书的意义便也是样吧——会因为知道了更多,去真实生活中存在的地方就有更强的共鸣感,原来曾经很多年前的某一人他在这里有着这样的感受,如今我经过这,我仿佛也能理解这样的感受。
如同我喜欢写信,至今迷恋着小时候给人写信的感觉。那时资讯都比较闭塞,读小学时也没多少人使用电脑,手机,很多故事和消息都是从书中或报纸里读来。在那时一本阅读刊册里还有笔友的联系方式,自我介绍,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就给对方写信,然后就眼巴巴地等着回信。
一个小学生也不知哪来的那么多要说的,同学之间还会互相赠送节日贺卡,明信片。记忆里每到新年或是什么节日时,都会兴冲冲地跑去邮局选漂亮的明信片,给要好的小伙伴写祝福,完了再悄悄放到对方书桌里,有时还会因为我给你写了,你却没给我写而闹别扭。回想起来,明明都是一个班的同学,那么近的距离,却也因为书写仿佛他是千里之外的友人,小心翼翼地把明信片装好,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里,然后满怀欣喜地打开自己的书桌,看看有哪些人给自己写了明信片。至今,收到的那些明信片和卡片都还在老家的书桌里。
但随着时间流逝,自己慢慢长大,资讯也越来越发达,写信这件事就渐渐停留在记忆里了。也许曾经还会在朋友过生日时,给朋友写一张祝贺生日的卡片,如今也全部变为微信里的祝福。
我曾经的笔友们也早已全忘记叫什么,连我给自己取的笔名也忘了。
为什么会迷恋写信的感觉,可能是因为那微妙的时间差吧。
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句话,“如果你说你在下午四点来,从三点钟开始,我就开始感觉很快乐,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来越感到快乐。”
如今,这句话形容等待快递的心情也很贴切。其实,等待快递的心情就和曾经等待书信的心情相似,我知道他给我回信了,我知道我会收到一件东西,但我还没亲自看到,于是我很期待。
不得不佩服,也不得不羡慕海莲与弗兰克和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人们保持了二十年的书信,从最开始的寄书人弗兰克,到书店老板,再到其他职工,最后弗兰克的家人,邻居老太太都加入给海莲写信。时间与空间在这里变得更具体了,也在这快讯时代,让人向往。
发展越来越迅速的社会,让人情之间也变得越来越便捷,没了书信中句句寻思,字字落笔的过程,所以这才是为什么这本书那么多人喜爱的原因吧。
而我全文最感伤的也是在文末,海莲收到弗兰克最后的一封信,文末写着想念您。之后再收到信时,便是告知她弗兰克已经离世的消息。整整二十年的通信,却从未见过彼此,海莲在最后的一封回信中写道“卖这些好书给我的那个好心人已在几个月前去世了,书店老板马克斯先生也已经不在人间了……”读到这时,内心便一阵阵感伤。
再美好的岁月,再长久的生活,都会随着离开而消散。
“但书店还在那儿……”
查令十字街还在那儿。
书信也还在。
我们所生活的一切,都在记录着。虽然在宇宙中都是小小的一粒尘埃,但在某一时刻我们都曾是太阳,照耀过彼此。
愿我有机会路径此地。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2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里出现了一本被誉为读书人的《圣经》的一本书——《查令十字街84号》。在我未看书的内容时,脑海里就想着查令十字街84号这家书店究竟是个什么模样,世界上真的会有人和从未谋面的人通信二十年?这听起来很奇妙。
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才发现人的情感、心思还有情谊真的会漂洋过海漫溢在世界每个角落。海莲·汉芙在文艺周刊刊登的广告上发现了一家经营绝版图书的书店,并在1949年10月5日寄出了第一封跨越时光的信,这便是这场书缘的开始。当我们深入读下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封封的信承载着海莲·汉芙与弗兰克·德尔等人的深厚情感,更加体现了海莲·汉芙的善良,性格率真,弗兰克·德尔的绅士风范与兢兢业业。
当汉芙知道战后的英国经济困难,物资缺乏的时,她慷慨大方地寄给了弗兰克·德尔等人一些肉类、鸡蛋等食品,甚至还有昂贵的长统丝袜。要知道,那时的汉芙自己的生活并不宽裕,但她依旧毫不吝啬,这不就是她的善良嘛,甚至让书店的员工将她视为自己的亲人,纷纷和她通信。同时,当爱书的她发现弗兰克·德尔寄给她的书质量不行时,也会生气,并指出他们的错误,这不是她率真性格的体现嘛。另外,正人君子的弗兰克·德尔也渐渐将自己的家庭情况告诉汉芙,且一直兢兢业业为她寻觅好书。一封封信将每个人的所有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至始至终,汉芙与弗兰克·德尔都没见面。弗兰克·德尔成了汉芙的“弗兰克先生”,而汉芙也从“敬爱的汉芙”成了“亲爱的汉芙”,无形之中,俩人的情感都表现了出来,以致让弗兰克·德尔的妻子诺拉嫉妒。
长达二十年的通信,汉芙心系英格兰,那是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可每次都因缺乏资金而止步。当收到最后一封信时,得知弗兰克·德尔去世的消息,她整夜未眠。当所有泪水流尽之后,再多的悲恸也无济于事,她只能将二十年来与弗兰克·德尔的所有通信整理出来……这是她对弗兰克·德尔的精神之爱啊!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良、信任、坦诚,这种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应该像汉芙那样,对他人善良、坦诚,爱护书籍,多看书,也要像弗兰克·德尔那样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件事。也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走在查令十字街上,亲眼看一看这个演绎着二十年时光奇遇的书店。
最后,“你们若恰好经过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这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鼻子酸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