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艾青的诗歌里面包涵着五四运动进取精神和战斗精神,该诗歌集创作于1979年。即使是在现在社会里,艾青的诗歌对人们仍旧有着独特的意义,希望以下的读后感对您有所帮助。
《艾青诗选》读后感一
左思右想还是选了一本相对没有那么好读的书。本来也想看一本好看的小说最后还是决定了《艾青诗选》这一本。读完一篇就可以停下来,而每一篇都有不同的东西,不同的感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情感 。
艾青对于来我讲就是“大堰河”和“土地”的代言人。不过单单只是这样,未免对艾青的定义太过于局限。看了这本才开始有一点了解艾青了。
艾青是积极的。
《煤的对话》里
“你已经死在深的怨愤里了吗?
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火,给我以火!”
一九三七年的春天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采用通篇对话的方式来书写的不仅展示中华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内在精神,还表达诗人对祖国深沉而热烈的爱和对祖国再生的强烈愿望,显得新颖而又亲近。这首诗虽短,却耐人寻味,博大,意境深远。煤的生命是短暂的,然而,它们具有一种优秀的品格——遇着火就会燃烧,就会发光发热。诗人以“煤”来写苦难的中华民族,这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诗的美,诗的意境,诗的力量,也由此产生。这样的积极的力量,是足以让人感动的,热血的!
说到艾青,必然不可缺少的词——“爱国” 。
短短的两个字,艾青,用尽一生的诗去书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中国,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温暖吗?”
他是对危难中的祖国所流露的心声。他看到了战争的现实的严峻,看到了那些过去迫害过诗人自己和无数民主斗士,欺压过广大人民的权贵们,仍在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诗人能不感到无比的忧虑?结尾的这几行诗不是无告的呻吟,它是声音颤栗的呼喊,是泣血的为祖国急切献身的心声!他为祖国真挚的心,在煎熬着。 在落雪的寒冷的中国的土地上,诗人的创作道路尽管也是泥泞而曲折的,但他用温暖而真诚的声音,坚定的步伐,从此一步一步地攀登上了诗人自己的也是当时中国的诗歌领域的高峰。有人赞赏,有人鄙夷,相信艾青从不看也不听,只是用自己的光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中国的冬天。
艾青却又是悲哀的。
艾青爱写北方的诗,土地的诗。
“一天,
那个科尔泌草原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诗人不笔下的北方一是卷去了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暗淡的黄昏,揭不开的纱雾,恐怖的,疯狂的,扫荡过大地,还有颓垣与荒冢,土色的忧郁。
人们的贫穷与饥饿。
《北方》是艾青于1938年2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里,诗人悲叹着北方的贫瘠落后悲哀又荒凉还有战争给北方民众带来的苦难,在悲哀里却也着讴歌北国民众自古具有的不屈的生存意志和以及保家卫国的决心。
全诗多运用意象来抒情写意,勾勒出一幅幅丰富的厚重的北国乡土画面,形象生动,准确传神。此诗是比较典型的自由体诗,也仍遵循语言和情感的自然节奏,不受外在的格律的限制,具有散文美感,风格凝重深沉。厚重里仍带悲凉 。
艾青的诗,常常也能让你感到黑暗里透出光的希望。
而向太阳就是这样一首诗,他的旧作《太阳》,也被引做了《向太阳》。我起来,街上,昨天,日出,太阳照在,在太阳下,今天我向太阳,艾青的诗,这首诗里清晰的热情这最后一行诗,也曾受到了指摘,认为作者情绪消沉,损伤了这首诗。但我向来认为,艾青是个有悲哀感情的诗人,这契合他的悲哀感情,当然这一行诚挚的吐诉,可以看作是消沉的也可以说不是。但从当时诗句里艾青的欢欣和昂奋来看,他为了这企盼已久的光明的到来,是可以甘心地去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宝贵心情。 读艾青这首宏伟的长诗《向太阳》,我感悟挺深,但不能说全部理解。过去有些论者,虽然也肯定了它在艺术上具有传统意义上的完美性典雅性,肯定了章法的严整,但又认为,诗人的灵魂虽然被骚动的现实生活惊醒,但仍然没有能抛弃掉个人的哀伤和痛苦,因而不能达到纯新的境界。我以为论者指摘的弱点和问题正是这首诗的命脉之所在。诗人不是抽象的存在,他是一个与苦难的中国命运相连的现实的人,而艾青正是这样一位诗人,可以说,艾青若非这般与祖国命运相连,他也不会做到像现在这样的伟大吧。忧伤和痛苦在诗人的心灵里没有消失的事实,证实诗人是真诚的人,是一个热忱的爱国主义者的人,是一个切切实实为理想战斗着的人。诗人必须在现实斗争中不断地突破自己,他的情感世界和创作境界得到新的拓展和衍生。《向太阳》是树立了一个多年为民族命运奔波受难的中国诗人为了崇高的理想,虽心神曾经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为迎接日出,他终于从伤痛中站起来,他走向街头,他投入生活的行列,他放声歌唱生活与美好。身上的创伤和精神上的忧郁,并没有使他完全的灰心绝望,他投入了战斗,他流着热泪赞美日出。这才是真挚的浸透了历史的真实感的声音。因此,《向太阳》这首诗能给人以史诗的感觉,它不是理念的历史,是有血有泪的颤动着的历史。是诗人含着血与写下的伟大诗篇。
诗人喜爱自然,不仅是村庄还有《月光》,《树》《黄昏》《旷野》
“把轻轻的雾撒下来
把安谧的雾撒下来
在褐色的地上敷上月光
月明的夜是无比温柔与宽阔的啊”……
“像月光的雾一样流进他们的耳朵收我此刻zl最了解而且喜欢他们每一个人”
《月光》里诗人只写“我”在小巷里走,写“我”此时的心态,没有什么大的波澜。但这首诗还是那样感人,耐人寻味。因为诗中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正是这浓郁的生活气息,流溢出了诗情画意。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注重生活,并从生活中提炼出诗意来。在诗中,诗人又表现出生活,使人如亲临其境。也许,别人也会有这样的经验,但往往被忽略过了,会认为这样的经验没有什么好写。当然,这首诗还不仅是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取胜,诗在平静之中还寓含了很深的意义。就是诗人通过“我”的心态,写出了诗人“我”与这些安睡的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其中淡淡的哲理与幸福,诗人爱他们,喜欢他们,唯恐惊醒了他们。这说明诗人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是相连的,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这首诗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很大的主题。诗人的这种情感也是非常感人的。这些细节描写是很精采的,诗人的心绪都含在这描写之中了。诗人“我”和这些沉睡者并不相识,也未直接交谈或交往,诗人只通过“我”的心态描绘这一小侧面,把很深层的表达出来了。这首诗是按“我”在小巷里走地写叙。注意生活,敬重生活,诗还是诗,仍有诗意,仍然动人。浮面的描写,失去作者的主观;事象的推移,不伴随着作者心理的推移,这样的诗也就算在新写实主义的作品里,该是令人费解的吧。” 诗人在这里说得很清楚了,浮面的描写。它们与真实地反映生活的关系吧。在诗歌创作中的自然主义,诗人是不取的。诗人艾青仍然坚持这样的看法: “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
艾青的诗感情太多,却越觉得,正是这份真挚的情感才有这些珍贵的诗句。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了。爱国是艾青诗歌的一大特点“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这里既反映了作者的艺术才能,又铭记下他严肃的、艰苦的艺术实践。在他的诗歌中,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带来鲜明”
艾青的诗读完总有不懂得的东西不明白的感情。可它是精神是新诗发展的关键,艾青以《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诗坛注目,被称为“吹芦笛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汇入了世界近现代诗歌潮流民族解放战争的号角一吹响,艾青即从时代的“流浪汉”变成了“吹号者”,迅速地在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斗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深入到人民中间,思索着民族的命运,探索新诗通向“民族心灵深处”的道路。他是艾青,一名伟大的诗人。
《艾青诗选》读后感二
艾青生在1920xx年,或者说宣统二年,清王朝风雨飘摇,辛亥革命一步之遥,青春时光炮火纷飞,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样的背景,让他的诗逃不开对黑暗现实的痛苦审视,和对光明未来的满怀期待。所以他的诗有两大公认的主题——土地和太阳,前者凝聚着对祖国最深沉的爱,后者散发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事与愿违的现实,让爱国变得艰难,让憧憬遥遥无期,所以艾青的诗歌中回旋着忧郁的调子。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大堰河——我的保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北方是悲哀的”(《北方》)
这种回旋,是重复,也是递进。《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作者声声呼唤着自己的乳母“大堰河”。第一声,大堰河是村庄里的一个模糊影子;第二声,大堰河出现在了作者身旁;第三声,大堰河伸出双手拥作者在怀……一声又一声,大堰河面目渐渐清晰,更清晰的是作者对大堰河的情感:怀念——同情——敬爱;背后再渐渐堆叠起更浓厚的情感:大堰河的如此劳苦,但又宽厚仁爱纯朴坚忍,可她平凡又普遍,就像这篇土地上的任何一个母亲。于是诗歌的主题从仁爱的乳母,到受苦受难而沉默的乳母,再到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
这种回旋,不仅体现在相同句子的重复出现,还体现在小节里同一句式的叠加。
“林子醒了
传出一阵阵鸟雀的喧吵,
河流醒了
召引着马群去饮水,
村野醒了
农妇匆忙地从堤岸上走过,
旷场醒了
穿着灰布衣服的人群
从披着晨曦的破屋中出来,
拥挤着又排列着……” (《吹号者》)
虽然艾青一向主张诗歌要自由,要打破格律,用散文化的语言去讲述,不同于我们对于新诗“三美”的刻板印象,但作为一个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养分的诗人,他不自觉地在诗中灌入节奏,“作家竭尽心力的作品,是通过他的心的搏动而完成的”,这回旋,是他的心跳。
他的心不曾完全欢快地跃动,“叫一个生活在这年代的忠实的灵魂不忧郁,这有如叫一个辗转在泥色的梦里的农夫不忧郁,是一样的属于天真的一种奢望”。正因为如此,抗日战争初期,当大多数诗人都沉湎在廉价的客观中,预言着轻而易举的胜利时,艾青却在全民抗战的胜利中,看见了阴影、危机,看见了祖国大地的贫穷,战争的真正主人还生活在苦难中。诗人说,他“不幸发现了”这样的生活真理:“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如此的泥泞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艾青的忧郁当然不是表示他对生活的灰心与绝望,反而是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执着的追求和坚强的信念,因此,他的忧郁是一种更深沉的力量。
《艾青诗选》读后感三
如果长到现在,还号称爱看书,那么连艾青的诗都没看过,那就有点儿太逊了吧。
艾青与艾未未,两个大名人,到底是谁因为谁而那么大名气,总之他们很有名了。
我读书的一个缺点就师利性太强,那个傻逼的一天一本的计划让我总是很着急的去完成任务~就像这本书,用不到三小时草草翻完了事,但是还是写得很精彩,也很正面与革命!
艾青原名蒋正涵,生于1920xx年3月(哈哈,应该是双鱼座吧?我们双鱼就是最适合当诗人啦,那么有想象力的)浙江金华人。还有那个最著名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觉得他的诗有民谣的感觉~
《艾青诗选》读后感四
北方是悲哀的
一天
那个科尔沁草原上的诗人
对我说
"北方是悲哀的”
在自己的年代里
被钉上了十字架
于是怀疑他笔下的“时代”
却不曾怀疑
他要做云的牧人
还有季候的掘墓人
去挨受阴冷的时间
他是学生
在诗的圈子里
在鱼化石的直白间
在智力的纸烟盒上
大堰河把他哺成了乳儿
那些风霜饥饿的乡村
却将他变成了一口老井
在冰雪凝冻的日子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的北方
只像艾青
《艾青诗选》读后感五
诗歌与散文不同,一般是分行书写的,有些押韵,有些自由。分行造成了诗句的独立和诗意的空白,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表现力。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整齐划一,但又常常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新的统一。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中: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
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
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
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运用一连串的排比句,排列出一系列凄惨、荒凉的意象。大堰河贫苦悲惨的身世命运得以倒叙展开。
她含着笑,洗着我们的衣服,
她含着笑,提着菜篮到村边的结冰的池塘去,
她含着笑,切着冰屑悉索的萝卜,
她含着笑,用手掏着猪吃的麦糟,
她含着笑,扇着炖肉的炉子的火,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这一系列排比句体现出大堰河的坚强,没有了乳汁,就靠劳动生存,心酸中却“含着笑”,表现了劳苦大众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