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读后感

社群经济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4-02 来源:读后感 手机版

社群经济读后感

社群经济读后感1

  这是一个神奇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捆绑在一起,虚拟与真实,冷漠与温情,皆在键盘与屏幕之间。无论是主动进击,或被动参与,我们无疑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或多或少加入了各种网络群组,互推资源,钱情交易,成为了社群经济中的一份子。没有网络,全世界便仿佛与屏幕一同熄灭了。

  然而,虽然身处时代漩涡之中,对于“互联网+”与社群经济,却并没有足够清晰深刻的概念。继年初干活科普书《风口上的猪》问世,号称一书读懂互联网经济,提纲挈领,理性而简洁,只在概念上浅尝辄止。作为悟性不够的非专业人士,仍处于云里雾里状态。而当阅读完《社群经济》,心中的困惑有所减少,对于息息相关的互联网经济现状,终于有了一次感性多方面的认识。

  《社群经济》从更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经济短篇论文集,书中辑选了聚力集团创始人陶闯、逻辑思维首席执行官李天田等新兴企业高层与部分高校专家教授、新闻记者对于社群经济与互联网时代经济格局的主题书写。这些文章共同的特色是篇幅精短,基本控制在十页以内,可以一口气轻松读完;此外,这些文章绝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或是空对空的高谈阔论,相反以例证贯穿,大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企业作为鲜活案例,感性呈现、理性解读目前的经济局势与时代变革。

  通过阅读《社群经济》,首先可以厘清一些相关的概念,为我们理解经济理念提供了基础思路。比如移动互联网的核心,被陶闯概括为:“形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群链,其人群关系组织特征体现为社交、本地、移动、个性。”寥寥数语,互联网经济与社群经济的概念皆得到了解释。而对于成功社群的特征,在李春光这里得到了精彩的三点总结:“它本质上是聚焦于某个心灵次元的意识群体;它在现实物质效应上会表现出一种“非线性成长”的方式;它必然具有高概念与高感性的文艺模块。”由此可见,社群经济不仅聚焦于产品与服务,更依赖于情感体验,在交易中融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由于《社群经济》不同于大部分经济著作引进于国外,因此在例证的选择、语言的表达更为亲切接地气。书中所举例子集中于小米、逻辑思维、360、阿里巴巴等耳熟能详的国内企业,讲解了这些已经融入我们生活中的互联网经济运作模式,更直观易于理解。同时,这些作者大多擅长讲故事,跨界举例,连《哈利波特》和豆瓣小组都露了脸,让此书在生动性上颇有特色,而他们本身的专业性保障了内容的到位深度与可读。本身十分符合互联网思维:无界、精益、媒体化。合上书本,我仍记得李天田分享的故事,他把企业竞争比作机场安检排队,当队伍过长,互联网社群模式就像队伍旁边新开的窗口。当窗口打开,原来队伍末位的人了无牵挂地跑了过去,排头兵按兵不动,而位列中间的企业受到了改革的最大阵痛。这个故事触动了我,它简洁却深刻,形象地勾勒出了企业的状况。这样的故事,在书中还有很多,着实值得细品。

  读完《社群经济》,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属于互联网与社群经济的时代,互联网代表着未来与高科技的前进,同时也意味着同时发生的“返祖”。由于互联网社群社交模式的开启,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重回部落、重回口语的个人时代,过去的经验被新的变革冲散,时间感、距离感、位置感均被改变,而前方的路仍充满了未知。

社群经济读后感2

  许多年前,Google,Twitter和Facebook还能够在大陆见面,那时候的我对互联网的理解几乎没有,觉得那不过是一个有着游戏,有着美女照片的集中营,觉得接触了互联网的孩子都是上瘾的坏小孩,他们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成绩糟糕,挨家长打老师骂,一定是没有办法上大学。多少年过去了,Google退出了中国,Twitter和Facebook也只能在墙外活跃,国内产生了许多类似的平台网站,就搜索一家就已经出现了诸如百度,360搜索,搜搜等等,而社交网络则是多得没法数,最火的莫过于腾讯和新浪的产品,一个QQ和WeChat,一个新浪的微博,都是引导风向标的产品,而人人网,豆瓣网,也并没有消失,曾经叱咤风云的博客和论坛也并没有退出视线。这就是互联网,新生代不断出现,而具有创新能力与时俱进的老产品也能在这样的新生代角逐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PC到移动端,互联网的思维被运用得更为广泛。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主要的被归纳为几条:其一,去中介化;其二,情感的需求与产品的功能需求的亦步亦趋,并且重要于产品功能;其三,个人异端化,组织社群化。这是《社群经济——移动互联时代的生存哲学》一书中李善友、董梁的文《产品型社群,一种新组织形态的诞生》一文中所提出的互联网思维三大法则。互联网发展到今天,依然还是依靠着这三大法则来将商业互联网化,由企业慢慢转向个人,由产品的神化到人格化,而且慢慢更加注重产品本身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对用户的重要性。移动端时代,个人即企业的时代即将到来。前些年还在炒得火热的手游被认为方生方死,而今天的互联网企业和互联网产品同样面临这样的一个窘境,似乎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迎接来了结束,转瞬即逝的`辉煌还没有来得及享受,就告别了舞台的中央,剩下的只有一群似乎已经老掉牙的人还在舞蹈,他们或者是Google,或者是腾讯,或者是其他新生代的产品或者企业。因为他们更懂得如何在变化多端的互联时代来创新,来转变,来运用社群商业化。

  所谓社群经济,胡泳认为,就是如何利用社群产生生产力。按照勒维斯的观点,每个人心中都有原始的部落情结。到了今日的互联时代,社群的形成依赖的因素有很多,或者是对产品的信仰或者吐槽,或者是情怀的吸引或者排斥,每一个个体活跃在一个群体之中,其中的凝聚力会因为社群的生态而改变。由于社群内个体的相互联系的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度的提高,则会形成了以信任或者是人格为重要担保的社群经济,社群的资源配置的方式虽然是以交易方式完成,却依赖于原本的社群内部的交流或者是感情寄托。而互联时代的社群经济的完成,则需要互联思维的支撑,需要从一个企业对产品的重视程度慢慢回归到人格信任的交易方式来完成社群经济的获利最大化,将客户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我们还在讨论小米的营销的时候,小米却说他们在做更好的产品,虽然他们的产品依然还是只能算是三流产品,但是已经通过组织的社群化为自己赢得了利润。在瞬息万变的互联时代,特别是自媒体的形成的移动互联时代,个人将会慢慢取代公司,诸如罗辑思维等将会用个人的信任来完成出版社所想要做成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至上,或者服务至上的时代,它洋溢着人最基本的情怀需求与抱团心态,这是一个相互独立却又渴求得到相互认可的时代,互联的思维是将个体的利益完成为最大化,将人看成是最为重要的价值。

  这到底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还是对原始的回归?或许我们还要等待着互联的往前走才能看到最真实的面目。

社群经济读后感3

  “没有人能打败趋势。”一句话奠定了这本书的基调,社群经济讲的就是趋势,一个大时代的互联网社群发展的趋势。

  和大多数互联网书籍一样,该书也讲到了互联网思维,但不同的是这本书从本质根源上讲解了什么是互联网思维,把互联网思维讲透彻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讲互联网思维,尤其是在一些会议,会务中,总能听到互联网思维这样的字眼,但是如果有人问一句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估计很多一口一个互联网思维的人群未必能够准确的给出答案。

  这本书没有把互联网思维神秘化、高大化,没有绕弯子,没有试图用专业术语把人绕晕,而是针尖对麦芒,直接从根源阐述互联网思维,讲到了互联网思维的几大特色:极致思维、跨界思维、精益思维……等等。更为重要的是,这本书把支撑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精髓说出来了,那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趋势的转变。在传统工业时代,是“原子经济”,到了互联网时代,则是“比特经济”。所谓的原子经济,意思就是稀缺经济学,所有资源都是稀缺的,因为稀缺,也就自然有了价格,需要花钱才能购买或者拥有。而比特经济不同,比特经济就是指网络的资源共享性,去成本化,资源零成本成为现实。从资源是有偿的到资源是无偿的,这一趋势的出现,最终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到此,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就很清楚了。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把互联网思维讲的很透彻,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人群,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籍,也是一本快速了解互联网思维的书籍,可以说这本书是了解互联网思维的终南捷径。

  最后还要提到一点,这本书其实是一本集子一本关于互联网,关于社群的集子,并非某个人所写,是很多作者一人一篇或者几篇这样收集整理成册的,每个作者对社群的观点各不相同,虽然编者尽量根据社群发展趋势收集这些作者的观点和文章,所有的文章都指向社群趋势,但是不得不说每个人的观点还是不能完全一致。于是,问题就来了,第一种论调,这本书吸收了这么多专业研究社群经济的专家、学者言论,每一篇都是精华,没有看完最后一章,你永远停不下来,因为每一篇都有吸引你的地方,每一篇都有超乎你预想的内容在等着你;还有一种论调是因为是集子,拥有多家观点,如果不能有自己的判断,你看着看着或许就将迷失在书本中,因为书中观点太多,你无从选择听哪种更合适,这也可能是看本书的一种苦恼。

  但不管怎样,这确实是一本值得认真研读的好书。对于将互联网、社群当工作工具的职场人群是这样,对想要依靠互联网、社区赚钱的专业人士更是如此。

社群经济读后感4

  《社群经济》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社群经济》引领我们走向成功,此话不假,笔者读了此书以后感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当技术使整个社会突变到移动互联时代,实现了社群、人人实时在线等质变,企业应该如何在移动互联时代实现生存、进化?《社群经济》倚靠中国商界第一高端社群——正和岛长期积累的企业资源、研究成果及相关人脉,试图集学院研究派(资深研究员)、行业观察派(资深财经记者)以及实操派(知名企业家、创业者)群力,反思、探寻、解答这一问题。

  从结构上,《社群经济》首先从现今商业世界的巨变出发,提出“社群经济”这一当下不容忽视的趋势。并从案例的角度,对传统行业中实现基因突变的企业,对依托社群经济,从0到1实现独家领域开拓的企业,对向互联网进阶的传统企业进行个案研究与经验提炼。可以说,《社群经济》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结合,为正激荡在移动互联浪潮中的企业与个人提供了生存指南。

    相关范文推荐
    • 深夜那盏灯读后感范文

      深夜那盏灯读后感范文1   读了《深夜,那盏灯》后,我感触很深。因为我从文中体会到了人世间另外感人至深的手足之情。  短文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我”因车祸造成了双腿骨折,当”我”认为治愈希望渺茫而自暴自弃时,“我”的姐姐为了不要让我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就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对面那个还亮着灯的窗里有一个和“我”一样命运的残疾女孩学习很努力。我听了,信以为真,便认真学习了。不久,姐姐因救人牺牲了,而那时,我才发现我被姐姐“骗”了。  深夜,那盏灯,对于我们来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它对于遭遇生活重创的

    • 傻鸭子欧巴儿读后感

      傻鸭子欧巴儿读后感1   今天,我看了一本童话书,它不是一般的童话,而是包含着人生道理的故事,它就是《傻鸭子欧巴儿》。我们一听就知道书内有一只叫欧巴儿的傻鸭子。  这本书主要讲了欧巴儿死里逃生,被老黑管——一个吹黑管的老人所买下,并和他相依为命。纺织娘教欧巴儿唱歌,并请鹦鹉教它说话。一次,马戏团把它捉去表演。欧巴儿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成立音乐家。后来,它得知老黑管病了,就想起了床头上的照片。  于是。它逃了出来,回到家,背上照片,跟随鹦鹉来到学校,找到了老黑管的孙子。小孙子就与父母,并带着欧巴儿去看老人。

    • 山谷里的朋友们读后感范文

      山谷里的朋友们读后感范文1   同学们,你们读过《山谷里的朋友们》吗?我暑假读的第一本书就是它!这本书可有趣了!  神秘的日落山谷里,一年都有精彩的故事:大耳朵兔兔偷偷跟着妈妈,又被豹猫看见,它的好奇心差点害死了妈妈,小朋友大家可不要像大耳朵兔兔学习啊!如果你的好奇心害死父母,以后可没人关心你了。离家出走的小花松鼠软软一心想找一个世界最好的房子,终于有一天它遇到了猫头鹰大叔,他说:“你在午夜时分在树那里等我,我会带你去你的房子。”到了午夜小松鼠没来,第二天软软遇到了松鼠尾巴,他给了软软一个好房子。软软是幸

    • 读《陶校长的演讲》有感:要做,就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陶校长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每天四问”的演讲下,我知道我的工作在一天天进步。  陶校长讲的“每天四问”是:“每天的健康有没有进步?”“每天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对我这个“小胖胖”最有启发的第三问:自己的工作有没有进步。这当然有,还不小呢。这句话让

    •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5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范文5篇(一)  这是我看这本书时,脑海里一直浮现的一句话。  这里说的有意思不仅仅是那种讲段子会逗人开心,而是借助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充沛的学识眼界,来构筑一个令其他人感觉轻松愉快的相处环境。  工作日久,发现有趣和有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