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 读后感

读《你的权利从哪里来》有感:不义乃权利之源

发布时间:2020-03-15 来源:读后感 手机版

读《你的权利从哪里来》有感:不义乃权利之源

  编者按:《你的权利从哪里来》单就书名已经引起读者的思考,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对此书的读后感吧!

  徘徊在图书馆的书架前,忽然被一本书的名字所吸引——《你的权利从哪里?》。对啊,我的权利从哪里来?不禁陷入思考,印入脑海的就是“天赋人权”、“权利是与生俱来的”“权利的来自于法律的赋予”这些理念,那么此书中的权利来源究竟是什么?难道就和我所想到的权利来源一样吗?为此,我翻开了这本书——《你的权利从哪里来?》,这是由美国著名的刑辩律师与法学家艾伦·德肖维茨编写。作者为本书取一个这样的名字,我想可能是最大程度上刺激到读者的视觉神经吧,然而读完本书以后,我觉得这样的名字也确实揭示了本书的核心,全书始终围绕权利的来源展开。

  权利来自于哪里?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权利的来源决定了权利的地位与内容。在权利没有受到侵害之前,我们将自己拥有的权利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在失去它时,才开始诊视它。在这个充满犯罪的世界里,权利之于我们而言成为一个保护伞,关键时可能直接关乎到我们的生命。我们要时刻保护自己的权利,即使在它没有受到任何侵害时,如作者所言——“最能维护权利的方式是主动而持续地为权利辩护,而非被动的仰赖最高的权威”。

  我们要维护权利,需要探求权利来自于哪里而为我们主张的权利提供强大的论据支撑。然而权利是一个元问题,需要从根源探寻。权利从哪里来?针对这个问题,艾伦·德肖维茨一反传统的自然法学派的主张——权利来源于造物主、自然;也不同于实证法学派的看法——权利来自于法律的规定。并在书中石破天惊的提出——权利来自于恶行的理念,一言以蔽之,权利来自于不义。作者认为人类对于何为正义也许永远无法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看到诸如犹太人大屠杀、卢旺达种族灭绝、奴隶制、私刑之类的恶行再次重演。权利正是来自于人类对过去经历的暴行磨难的反思,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人类积累起权利体系来对抗恶行的侵袭。

  艾伦·德肖维茨就自然法学派的主张——权利源于造物主、自然的主张进行反驳。他认为以造物主之名发言的人,总以自然权利来掩护党派、宗教与个人的议程。确实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少数人以其能够和上帝对话,声称是上帝的“儿子”、“代言人”、替上帝管理人类,一步步使自己实施的恶行正当化,从而导致造物主的法律成为种族灭绝、奴隶制度、君主制、反犹太人主义、恐怖主义等诸多恶行的依据。

  权利不是来源于自然。自然法学派主张人的权利来源于自然,他们认为“凡存在必正当”。然而事实并不是如他们所言,经验告诉我们自然存在的却未必是正当的,痛苦、死亡、奴役与种族灭绝等等很难让我们相信自然存在的是正当的。如果“凡存在必正当”,我们就不需要再去制定法律或者其他规则来改善自然。人的天性是自然的,既有史怀哲与希特勒,也有孔子与尼采,有不顾他人利益而只顾自己的本能。人的天性多种多样,但是这并不会使得天性直接衍生出道德,不能让我们依据天性得出某项权利。

  我同意艾伦·德肖维茨的观点,权利不可能来源于神授,如果权利来源于上帝,那么上帝则是不公平的;如果权利来源于上帝,那么上帝是多变的;如果权利来源于上帝,那么权利是不可剥夺的,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存在的未必是正当的,面对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伤害如地震、海啸等,面对疾病、痛苦我们不认为这些自然的存在是正当的。

  既然权利不能从外在的造物主以及自然寻得,那么权利是否源于法律。实证法学派主张——权利来自于实定法。权利本身受到法治的规范而非任人摆布,从这一点来说实定法的确授予了重要的权利。但是,权利并非仅来源于实定法,权利的样态多种多样,除了法定权利之外,还有大量的道德权利和自然权利。并且在实定法被创制之前,大量权利依然存在,不以实定法的规定为存在依据。

  在对古典主义的自然法学派以及古典的法律实证主义有关的权利来源作出评判后,艾伦·德肖维茨开辟了第三条道路——权利的来源是不义。作者反对亚里士多德式的权利体系构建,按亚里士多德所言,定义权利必须先定义“最可欲的生活方式”,然而什么是最可欲的生活方式,我们最可欲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在亚里士多德之后的几千年里,“最可欲的生活方式”还没有能够确定。然而,不义却为人民所普遍认知,正如没有人会为对犹太人的屠杀辩护、会认为两次世界大战是正义的。构建权利体系以实现正义,首先应该辨识出所要避免的重大恶行,这些经验成为我们提出某项权利的强大论据。正如描述不义要比描述完全正义更加贴近实际,所以从下而上的构建权利体系要远比从上而下而更可行。

  读艾伦·德肖维茨的《你的权利从哪里来?》,让我对权利来源的认识转换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但是又好像它一直都在,而我却没有认知到。它让我想起一句话——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我们对权利的探求会随着历史经验而不断变更,由于不义永远存在,所以权利也永远长存,对权利的探求是永无止境的。

  作者|仵娜

  公众号|新语莘苑

    相关范文推荐
    • 《孙子兵法》读后感范文5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 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孙子兵法》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孙子兵法》读后感范文5篇(一)  如果说《武穆遗书》是武侠小说中的兵学圣典,那么《孙子兵法》绝对是中国古代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李世民说:“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可以说孙武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兵法之祖。这段时间

    •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范文5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安逸常生惰性,骄矜易得“短视症”。当我们飘飘然满足于昨日取得的成绩时,潜伏的危机就将很快浮出水面。下面是范文大全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华为的冬天读后感  人生也好,企业也罢,前进的道路上有一座座山坡,上坡的时候别太得意,因为翻过了这个山头,就开始下坡;下坡的时候也别太失落,不久又将迎来新的上坡。  纵观全球企业,再好好但是百年。<华为的冬天>是在华为“上坡”的时候任正非总裁

    •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5篇

        《昆虫记》是由法国杰出的昆虫家、文学家法布尔写的。这不仅仅是一部文学著作,更是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小编整理了《昆虫记》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5篇,欢迎参考借鉴。  《昆虫记》读后感600字优秀作文一  暑假期间,我读完了由法国杰出的昆虫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这是一本记录昆虫生活习惯、生活居所以及它们与家人亲切的互动和爱护自己的宝宝的故事。可以看出,此书的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昆虫,热爱大自然。与作者相同的是,我也喜欢昆虫。“一个人,可以这么有毅力,真不容易!”看着这本如

    •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150字作文

        童年,如同海滩上五彩缤纷的贝壳,闪烁着,美丽着。《祖父的园子》,我也不会忘怀。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几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阅读。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祖父的园子》。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对祖父园子的介绍以及描述她跟随祖父在园子里,模仿祖父做事,自由自在地玩儿以及种种美好的感受,表现了她儿时活泼、顽皮的特点,说明她儿时的生活乐趣无穷。  表达出她幸福、快乐的心情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文章写啦三件事,第一件事写了

    • 《契约的死亡》读后感:英美古典契约理论的死亡

        编者按:《契约的死亡》是美国作家格兰特·吉尔莫创作的小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看完之后的感受吧!  一、契约的产生  完整体系的契约法产生于十九世纪。在此之前,买卖法、运输法、票据法等商事法律发展起来,此时已经有了契约案件,但是还没有专门的契约法部门。此后,法学家们从经典案例中提炼、整理出抽象的契约一般原则和规则,契约法才作为一项专门的法律部门产生,因此,在契约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理论家们功不可没。与十九世纪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相伴而生,契约法最初从商事领域中产生,关注并为放任的市场经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