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瓦提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调研情况汇报
阿瓦提县人大常委会
XX年7月3日
地区人大工委、县委:
按照地区人大工委内部明电的安排部署,6月30日—7月1日,县人大常委会会同县委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民政局、民宗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基层组织建设专题调研组,重点对我县4个乡镇、8个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其他乡镇作了面上的了解,在肯定了近几年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好的作法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部分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我县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开展好乡镇和村一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供了借鉴。
一、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情况
阿瓦提县辖15个基层党委,其中乡镇党委8个,企业党委2个,5个县直机关党委,8个党组,15个党总支,378个党支部(其中村党支部119个),党员总数为8255名,其中农村党员5629名(含乡镇机关及站所党员);农村党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472名,中专(高中)文化的1110名,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4047名;有村组干部829名。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争创“五好”乡村党组织、人民满意县直部门、群众满意乡镇站所、“五好”学校党支部、“六好”社区党支部等活动。目前,全县有2个乡党委被地委命名为“五好”乡镇党委,1个村被地委命名为“红旗村”;86个村党支部被县委命名为“五好”村党支部,2个村被县委命名为“红旗村”。在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命名了4个“六好”社区党支部、6个“五好”县直机关党支部、7个“五好”学校党支部。
二、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及党的xx大、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目标,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形成了“党委龙头活、各级班子强、乡村基础实、配套组织全、整体效能好”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新格局,为建设和谐、文明的阿瓦提县提供了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齐心协力抓落实,形成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合力。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一把手”抓党建责任制和“包扶帮带”制度,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考评细则形成了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二是联系指导,健全和落实了领导干部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建立领导干部“四同”工作机制,规定了县级、科级领导干部每年下乡驻村的具体目标任务,各级领导干部通过与农民“四同”,加强对联系点党建工作的指导。三是强化督导,县委每年召开1—2次规模较大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会(观摩会),每季度对乡镇党建工作进行一次考核,不定期地对基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落实了基层党委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责任。
(二)选贤任能抓“龙头”、带班子,造就了一支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一是拓宽渠道选人,着力搞好乡村班子的选配,全县8个乡镇党委书记的平均年龄由XX年的39.8岁下降到现在的36.1岁,下降了3.7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由XX年的3人上升到现在的8人。通过班子换届选举和集中整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38.7岁,比XX年下降了5.1岁。二是强化培训育人,突出抓好干部教育培训,重点抓了新提拔的乡镇领导干部、新参加工作的乡镇干部及新任村支部书记、主任的岗前培训、党校轮训、赴外培训和学历教育。目前,乡镇科级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07人,占科级干部总数的70.8%;村干部中具有高中(中专)以上学历的206人(其中大专11人),占村干部总数的23.5%。三是转变作风带人,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了县级领导干部“四同”日记、信访接待日、首问责任制等制度, 1+1助学机制和扶贫共建机制,全县30多名县级领导每人联系3户贫困户,400多名副科以上干部和700多家特困户签订了扶贫帮困协议,县直90多个单位与对口村建立了扶贫帮困联系点。[!--empirenews.page--]
(三)因地制宜抓基建,规范了乡镇“4211”工作机制。一是实施“五小”工程建设,5个乡镇都建起了机关干部宿舍、食堂、澡堂、阅览室、娱乐室,总投资446万元,总建筑面积6018平方米,营造拴心留人的好环境。二是制定完善了《阿瓦提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汇编》,使乡镇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按章办事。
(四)创新思路建机制,推行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一是制定出台了《阿瓦提县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在全县118个行政村全面推行了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推行村干部星级化管理,每年按照村干部星级化管理实施办法,对村两委主要领导年度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在考核定等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条件对村主要干部进行授星升级。目前,全县共有五星级以上村干部43名,其中八星级村干部19名,七星级村干部4名,六星级村干部11名,五星级村干部9名;今年我们为14名八星级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交养老统筹费68544元。三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文化高、懂经营、善管理的高中毕业生、退伍军人、实用技术骨干、经济带头人纳入视野,重点培养,每个村都培养选拔了5名左右的后备干部,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
(五)从严要求抓管理,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坚持对党员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以支部为单位,每年年初,由党支部制定党员工作目标,实行百分制,半年初评,年底总评,并与“争先创优”相结合。二是开展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将农民党员设岗定责纳入乡镇季度目标考核内容,指导乡镇及村党支部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岗位,引导农民党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积极竞岗,把党员放在最合适的岗位。目前,全县有近3000名无职党员通过竞争上了岗;今年“七一”县委对20名人优秀上岗党员进行了表彰。二是严把党员“入口”,疏通“出口”,重点在青年知识分子、农村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及大中专毕业学生中发展党员,积极培养和吸收其中的先进分子加入党组织,较好地改善了党员队伍的分布和结构。近五年来,全县共发展党员1519名,平均每年发展303名;新发展的党员中女党员456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0.6%,35岁以下的1305名,占发展党员总数的86%,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74名
,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7.5%。同时加大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疏通“出口”,对长期不参加党的活动、不交纳党费、不发挥作用,且民主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给予了组织处置。近五年先后对22名不合格党员进行了劝退、除名等处理,保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三、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社会形势的发展,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去探索好的方法,真正夯实基层组织工作。
(一)乡镇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领导班子加强自身建设不够。有的乡镇党委主要领导发挥班子成员作用不够,往往是主要领导说干啥就干啥,班子缺乏活力,副职工作没有主动性,形不成核心力量。有的班子成员少数民族语言掌握不够,工作能力不强,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empirenews.page--]
2、领导班子作风不够民主。主要领导缺乏民主意识,重大问题的决策不注意征求班子其它成员的意见,天长日久,导致班子成员之间不够团结,工作上相互沟通不够,不能形成整体合力。
3、乡镇债务负担沉重,财力匮乏,无钱办事。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乡镇都不同程度地欠有外债,多的上千万,如英艾日克乡。形成的原因既有历史问题,又有现实原因。特别是税费改革后,各乡镇各项经费明显少于费改税前,只能以少数量的集体土地承包费维持乡镇机关办公经费的不足。对于争取到的国家和自治区公益性的建设项目则因为没有配套资金投入,只好负债建设。长此下去,乡镇负债势必越来越重。
4、农民群众对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性理解不够。由于我县是一个产棉大县,农民的大部分收入来源于棉花,对于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的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对林果业种植抱有抵触情绪,不愿意种植,或者白天种、晚上拨的现象时有发生。
5、乡镇人员普遍缺编,“4211”机制运转比较困难。我县大的乡有60多个编制,但实际人员只有40多个,缺编较大。除却领导干部、驾驶员、财务人员,真正分配到各科室的人员就所剩无几,每天到基层调研、视察、检查的工作组不断,基层每天都处于疲于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中,无xx学、轮休。
6、群众上访现象困扰乡镇。目前,群众上访可以说是经常发生,有理的也上访,无理的也上访。由于大部分上访问题是涉法案件,当地乡镇无力解决,而按照信访案件属地管理的要求,乡镇还要负责将上访人员接回当地,大的乡镇每年的接送费用就达十几万,基层工作十分被动。
7、宗教管理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出国朝觐人员一年比一年多,这些人员中有的是经过宗教管理部门依法批准出国朝觐的,而有的是借经商名义通过第三国出国朝觐的。去年我县出国朝觐人员共有150人,没有经过批准的就达99人。这些出国朝觐人员中某些宗教狂热分子回国后,对基层群众的不法宣传与煽动一直没有停止过,妇女的衣饰、打扮、生活方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非法宗教活动和地下讲经点时有发生。
8、宗教场所管理工作还比较艰巨。目前,我县清真寺建设数量超过村委会办公室和中小学的总和,全县共有清真寺367座,而中小学校为112所,村委会121个。农民群众对改善基层办公条件态度消极,但对修建和装修清真寺的热情却热情高涨,主动捐款,清真寺装修的比村委会办公室漂亮,两者之间反差较大。
9、县直机关派往基层挂职干部作用发挥不明显。现在,挂职干部由于没有带薪下乡,没有和乡镇的干部同考勤,乡镇管理起来难度较大。
10、土地灌溉用水难的问题困扰基层群众,反映强烈。近几年,截止调研时,有些村的棉花地还没有灌上一次水,群众对此意见较大。
11、提高的三老人员养老费尚未及时兑现。XX年和XX年,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开承诺每年增加1000万元,用于提高农村三老人员养老费,但时至今日,这笔资金还没有到位,仍按我县原有标准发放。
(二)村级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村干部对发展村级经济思路不清,缺乏长远发展规划,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平时只是应付上面的工作,没有真正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例如,没有认识到协助好相关单位修好乡村路面、建好防渗渠就是为群众办实事,总认为是替别人做事,思想认识不到位。对于乡镇拍卖闲置的土地搞小城镇建设有意见,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empirenews.page--]
2、村上无钱为群众办事,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分配到村的每年只有3000元左右的钱,这笔费用还不够上级要求订报刊杂志的钱。上级的建设项目要求村配套资金,但税费改革后,村委会根本没有足够的钱来搞配套,为民办实事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制度不健全,管理跟不上,特别是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基本上没有落实,造成乡村财务管理混乱。
4、改善党员结构,补充新鲜血液不够。基层农村党支部没有把有致富能手列入培养对象,把党员培养成有一技之长的致富带头人,而把培养对象放在老实、贫穷的群众身上,有的故意培养自己的亲戚朋友,形成家族势力圈。
5、村级干部待遇低。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补贴一年大约在3000—4000元左右,村副职领导补贴在1000—1500元之间,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镇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1、乡镇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仍然用计划经济管理手段指导现在市场经济工作,不适应现在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也是造成当前干群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2、基层工作难度加大。随着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提高,群众越来越注重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而基层干部对农民群众管的过宽,大至种植品种、小至施多少化肥都无微不至替群众操心,群众的依赖性也由此形成。工作中为完成任务,稍不注意就违反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群众就此也是十分反感,造成农村基层干部工作难度加大,部分基层干部畏难情绪严重,干群关系紧张。
3、上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和下达的任务同农村实际情况不相适应。农村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很多工作最终必须要在基层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业务部门往往不了解实际情况,对农村工作要求过高,提出的工作标准过高,脱离农村的实际,导致农村干部疲于应付。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基层乡村人均3亩多地,如果再强行
要求种植林果苗,农民群众当然不愿意。林果业发展这么多年了,农民们没有见到实效,也是基层群众不愿种的一个重要原因。
4、政策变化和空头承诺影响基层党委的积极性。在调研中,各乡镇普遍反映在实行“4211”工程时,上级承诺划拨专项资金100万,但等到建成后仅给基层15万。上级党委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和部门承诺的许多补贴事后不能兑现,特别是发展林果业和畜牧业的有关政策,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意见较大,严重挫伤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同时在无形中也损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中的威信。
5、出国朝觐人员过多。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不法宗教活动依然暗流涌动,出国朝觐人员关口较宽,1993—1994年我县出国朝觐人员仅有10—20个,1995年就达80—100个,这对1996年—1997年全县范围出现的宗教狂热潮不能不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为此,从1997年开始,大规模的集中整治活动拉开帷幕,至此已经九个年头了。去年以来又出现的这股朝觐热潮,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村组织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村队干部待遇低,岗位缺乏吸引力。据了解:目前我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年平均工资为3000元左右,村副职小队长年平均工资为1000元左右,具体数额根据村队的耕地、人口数和年终考核情况而定,低于农民人均纯收入。这点工资还不够他们的手机、电话费和摩托车油费,还不够一次的请客招待费。[!--empirenews.page--]
2、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负担重。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困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老大难问题。据了解:目前我县还有不少空壳村,但为了应付基层目标责任考核,一般都避而不谈。集体经济薄弱使村党支部兴办各项事业举步维艰。税费改革后,可用资金进一步减少。据了解,全县各村负债问题普遍存在。伴随负债的还有大量的遗留问题。比如有的村干部将土地以每亩30—40元的低价承包出动,一包就是20年、30年,在位时将承包费一次收清花完,后任村干部无钱办事,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4、村队干部收费任务重,没有精力做其它工作。在调研中,绝大多数村干部反映,他们的工作精力80%以上用于清收农业税和水费,再就是完成乡镇安排的硬任务,即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5、乡镇站所履职不尽责。实行“4211”工程后,部分站所移交乡镇政府管理。但是,部分站所工作不细致,履职不尽责,造成草场移作其他用途,土地面积增加,而配额水量没有增加,必然导致土地灌溉用水紧张。乡镇土管所划分宅基地甚至不通过乡镇政府。
6、少数基层干部不愿过多管理宗教活动。由于基层干部和宗教人士大都处在一个乡村,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基层干部担心对宗教活动管理过严后对自己家庭有影响,怕报复的心理还是较重的。因此,对一些不法宗教活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地下讲经点出现时当地村干部和群众无人上报反映。
五、今后乡镇工作的几点建议
1、充分发挥选人用人的导向作用,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改革基层干部选拔机制,不搞“一刀切”。要加大对乡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积极培养和提拔优秀人才,努力从组织渠道锻造一支政治合格、作风过硬、能力较强的乡镇干部队伍。
3、加强上级决策的针对性和连续性。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意识,在制定政策、下达任务时,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的实际利益。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引导农村调整产业结构,而不是搞新的强行摊派。要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多做政策引导、技术服务,为民排忧解难工作,这样制定出的政策和下达的任务农民才乐于接受,农村基层党组织才会有威信。
4、加强对乡镇、村重大、长期决策的管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种现象,乡镇、村主要领导一换,立刻会产生许多遗留问题。原因一是上任领导决策中有短期行为,二是上任领导未执行完的决策被下任领导否定。说到底是领导的短期行为和错误的政绩观在做怪。
6、要提高乡村干部的待遇。一是能否将村两委班子主要负责人年补贴工资调整到6000元左右。二是能否将其它村委会成员也纳入到养老保险中。三是能否对在乡镇工作的干部增加1—2级浮动工资,调离乡镇后不再享受。
7、完善挂职干部管理制度。挂职干部不在村上拿工资,在村上没有产业,不与民争利,他们在村上挂职有着当地人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要进一步完善这部分干部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将其工资转到挂职所在地,方便当地党委和政府的统一管理。
8、按照新颁布的信访工作条例,制定相应的地方信访工作管理规定,对于哪些无理取闹重复上访的人员应该给予治安处罚,并由个人承担上访的一切费用,维护正常的上访秩序。[!--empirenews.page--]
9、要加大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投入。在调研中,有的党员反映:在农村,清真寺修的一个比一个漂亮,党支部就是没钱改善办公条件。要真正增加投入,把基层阵地建设好。
10、适当增加中央财政对乡镇转移支付力度,为乡村办公益事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11、因地制宜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产业结构调整牵涉到自然环境、生物学特性、土壤面积、群众接受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一刀切。在达到一定规模的基础时,要把管理作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做到既保数量,更求质量。
12、千方百计采取措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以解决无钱办事的问题。要坚持村级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挑选有业务知识、责任心强的人担任这一职务,积极推行村级财务实行乡镇监督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