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生调查报告范文集合8篇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生调查报告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调查报告 篇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交通的重要工具。汽车在给我们带来众多交通便捷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造成中小学生意外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在学校里做了一次关于小学生交通安全的调查。
对周围人群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我们在学校范围内发放了问卷调查表100份,收回调查表94份,回收率94%,其中,有效调查表94份,无效调查表0份。
一、选择题
1、你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吗?
A、了解(42) B、基本了解(52) C、不了解(0)
2、你是怎样来上学的?
A、自己走路上学(20) B、家长接送(70) C、自己乘车上学(4)
3、你认为小学生上学路上出现交通事故的原因是:
A、学生和家长不懂交通规则,缺乏安全意识(20)
B、学生和家长不遵守交通规则(51)
C、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23)
4、你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吗?
A、会(71) B、平常会遵守,有紧急事情时不会(23) C、不会(0)
5、你能说出几句交通安全口号?
A、一句(31) B、两句(45) C、三句(10) D、更多(8)
6、你或你的家人曾经出过交通事故吗?
A、有(10) B、没有(84)
二、问答题
1、你觉得在小学生上学路上还存在着哪些交通隐患?
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这几个方面:
⑴、机动车占道停放,使行驶道变窄。
⑵、极少数学生过马路时没有注意红绿灯发生变化。
⑶、学生在放学路上追逐玩耍,没有注意光顾左右。
⑷、一些非机动车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
⑸、单车、机动车太多,太快。
⑹、流动人口多,存在隐患。
⑺、红绿等偶尔发生故障,部分司机和人们会趁此机会不听指挥。
通过以上调查结论,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学生上学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隐患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生和家长自己的,有来自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的,更多的是来自汽车司机和非机动车辆的。
2、请你写出几句交通安全口号
同学们写的交通安全口号五花八门,句句发人深省。
⑴、找点空闲,找点时间,交通法规,经常看看。
⑵、实线、斑马线,都是生命安全线。
⑶、转弯抹角要谨慎,减速慢行记心头。
⑷、驾车头盔要戴好,流汗总比流血好。
⑸、安全是生命之本,违章是事故之源。
⑹、交通法规要遵守,行车畅顺乐悠悠。
⑺、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
⑻、互让半步,处处通途。
⑼、各行其道,平安有靠。
⑽、最大的幸福是平安。
⑾、马路如虎口,行人靠边走。
⑿、不要着急,红灯亮了歇口气。
建 议
1、学校开设安全交通课,通过课堂、专栏和讲座等对小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遵守交通安全,同时,有条件可以开设相关活动,例如小交警活
动,在实践中学会遵守交通安全。
2、提醒一、二年级学生上、放学时一定要有家长接送。
3、家长过马路时首先要自觉遵守交通安全,要对孩子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
4、学校路段处再多张贴一些关于交通安全的海报,让大家意识到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
5、在学校附近的马路上,多竖立一些让车辆减速的牌子,也挂一些能让小孩子看得懂的危险提示路牌。
6、禁止小学生骑自行车上学。
学生调查报告 篇2
班级:230111姓名:许涛学号:23011110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上网与网络道德问题,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所存在的问题,做出能够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对策,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
调查对象: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大一学生。
调查时间:
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调查内容: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人类,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网络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学生网民的特点
1、随意性大。
从上网原因和聊天话题两方面都体现出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随
意性。10.4%的学生在高兴时上网,8.5%的学生在心烦时上网,27.7%的学生在无聊时上网,53.4%的学生不定时上网;在聊天话题方面;15.7%聊个人情感,16.4%聊兴趣爱好,19.3%聊生活经历,5.5%进行学术探讨,43.1%毫无重点的聊。
2、网络知识贫乏。
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费电子信箱、看新闻外,就不知道做什么。调查显示:16.4%的学生不知道"搜索引擎"、"BBS"为何物,在知道的人中也分别有25.6%和62.6%的学生没有使用过。使用免费电子信箱除了收发E-mail外,8%学生用于联系工作,34%的学生用于收发电子杂志,2%的学生还用于收发贺卡和手机短信息等其他服务,56%的学生没有其他用途。
3、不成熟性。
63.1%的学生曾因上网而耽误过上课。学生们更注重互联网的娱乐、资讯、拓展生活空间的功能而非学习的功能。在谈到网络对学习的影响方面,22.4%的学生认为能从网络获取信息以促进学习;40.7%的学生认为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26.3%的学生认为花费太多时间上网娱乐致使成绩下降;10.6%学生认为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非法和不良信息站点,27.1% 的学生曾误入,31.3%的学生曾好奇进入,17.5%的学生经常接触,24.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虽不是主流,但却是不可忽略的现象。
二、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
1、既费钱,又影响身体健康。
调查显示:在每周上网时间方面,17.7%的学生在2小时以下,20.9%的学生为2-5小时,25.1%的学生为5-10小时,19.5%的学生为10-20小时,16.8%的学生在20小时以上;在上网时段方面,23.2%的学生在白天上网,33.9%的学生在晚间上网,35.2%的学生在周末上网,7.7%的学生还经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时计算,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名大一的男生还反映,自上网后,视力明显下降,肩部、腰部经常疼痛。
2、上网环境差。
45.9%的学生在校内上网,44.3%的学生在网吧上网,利用自己电脑上网的仅占9.8%。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网吧,都非常拥挤,且空气相当污浊,尤其是网吧,每台电脑所占面积还不超过1.5平方米。
3、学校的教育不到位。
31.9%的学生的网络知识来自于网络,30.2%的学生的网络知识来自于书籍,26.7%的学生的网络知识来自于向同学朋友请教,从学校教育(如计算机课等)获得网络知识的学生仅占11.2%;同时,对于学校举办网络知识讲座,仅有17.4%的学生表示一定去,如果有时间就去的学生占57.9%,不感兴趣的同学占24.7%。由此可见,学校的网络知识教育不到位,学生已对从学校获得网络知识失去信心。
4、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
大学生感兴趣的两个重要主题是网上交友和网上恋爱,这两个主题又是和网上聊天分不开的。调查显示:94.6%的学生在网上聊过天。
对于聊天的评价,14%认为是排解现实中压抑不满的重要方式,16%认为是展现另一个自我的途径,33%认为是最好的消遣方式,17%认为是重要的交友途径,仅有20%认为是无聊。虽然多数同学都知道网上的信息未必真实,但由于网上交友可以突破现实生活空间的局限性,而且表现自我时没有思想负担,所以他们还是乐此不疲。5.2%的学生还有过网恋经历,对于网恋的原因,24%学生是为了排遣寂寞,28%的学生是为了寻求刺激,12%的学生是为了追求浪漫,36%的学生是为了赶新潮。除此之外,网上游戏也体现了学生沉迷于网络的虚拟化,22.8%的学生认为刺激过瘾,24%的学生认为可以展示自己才能,满足成就感,25.3%的学生没玩 过而无法判断,27.9%的学生认为无聊。
三、“信息污染”严重
网络上获取知识的方便、快捷、全面的特点,给大学生求知带来极大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不只是为大学生打开了知识世界的一扇窗,而且也为他们创造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但是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总是屡禁不止,并且XX网站呈现出增多的趋势,一些黄色甚至反动的网站也接近着学生。在本次调查中,有40%的学生承认接触过不文明网站,这说明“信息污染”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的。
四、网络文明不理想
在本次调查中,上网时受到过别人恶意攻击的占40%,由此可见,网络文明建设形势比较严峻。有80%的学生认为提倡网络道德文明教育是势在必行的或是有必要的。几乎所有的学生认为在网络里要用文明语言是大学生必备的网络道德,由此可见大学生仍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平。
五、对调查结果的一些思考
信息时代匆匆的步伐让大学生不能不使用和接受网络,不管它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也这种冲击中夹杂着多少不良的成分。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大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为什么同样是应用网络,大学生就不能挖掘出最实际的意义,而仅仅停留于娱乐和消遣?这恐怕就是一个认识和对待新事物的态度问题了。对于这样一种新事物,既不能视之如洪水猛兽,因为它会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而因噎废食;也不能盲目的鼓吹它有怎样的优点。作为大学生,应该认识到沉溺于网上娱乐的不利,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辨识和思考的能力。
网络提供了大量信息,又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大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大学生为传统教育那种求同过多,求异过少及封闭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
互联网向大学生展示了各类知识结构,对于知识选择的灵活性大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也大大提高,学习的内容自然大大超出了狭隘的课本范围,这对于大学生能力的提高应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并不否认网络同时会带来了一些不良的信息,特别对于大学生而言,完整的价值观念还未形成,好奇心又很强,很容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
学生调查报告 篇3
关于小学生龋齿状况的调查报告 这次我是在实习镇里的一个附属农村小学实习的,名叫银城小学。这个学校里共有小学共有六个年级,共十个班,加上附属幼儿园的两个班大约有五百多个学生。在实习的第三个星期,全镇组织所有小学生进行龋齿检查的规定(自愿原则)。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有利于小学生重视对牙齿的保护。而且通过统计调查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龋齿,只是程度不同。
我所带的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67人参加这个检查的就有40多人,这只是预报名,实际参加的有五十人;另一个我所我所带的三年级一班,共有64人报名人数也有50人。这就说明小学生存在龋齿是很普遍的现象。
在课下和上课的过程中,我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到,有龋齿的学生都有爱吃甜食的习惯,而且有超过40%的学生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30%的学生只是偶尔刷牙;25%的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会在晚上睡觉前刷牙;只有5%的学生会自觉早上晚上刷牙睡觉。
从这些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爱吃甜食和养成刷牙的习惯对龋齿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由于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强,所以不管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加强教育与监督,在课堂上多讲一些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牙齿的措施等;家长提醒孩子早晚刷牙的习惯,以帮助其培养良好的护牙习惯。以便更好地保护牙齿,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这就是我对于小学生龋齿的调查及我的一些建议。
学生调查报告 篇4
消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花钱买东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已使消费成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时,我们中学生的消费也越来越大。高消费意识在学生中广泛流传。然而,学校及社会尚未对“消费”这一活动进行研究,也未对中学生的广泛流传的猎奇心理加以改正。学生在消费中还有许多有待规范。
为此,我们通过调查了50位同学,来探讨中学生消费观念。中学生每个月都会有零用钱,每天都会用钱,
中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们现在的每个中学生几乎都市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是避不了的。因此,父母都顺着子女的意愿,以至于造成中学生心中的满足感和强烈的欲望。中学生避不了的挥霍如土,把钱用在不该用的地方,为了出风头,就会不惜千金买名牌,为了更了解中学生消费的内容,这儿我们列举了一个表格,即中学生消费的内容。
我们也还调查了中学生的零用钱是否足够。按理说,中学生的零用钱应是绰绰有余,但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父母给子女零用钱。理所当然,也应过问子女的消费情况,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下面的数据。
由图表可知,父母关心子女的消费情况只占20%,而父母很少问子女的消费情况要占70%,不过问子女消费情况的也要占10%。这就表明:导致学生的猎奇心理有一半是父母的缘故,父母对子女消费情况的不闻不问,导致了中学生的高消费理念的蔓延,使中学生拥有强烈的满足感,觉得钱是很容易得来的,以至中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活在暂时的满足感中,这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纠正它,不能让它蔓延。
我们调查学生是否管理每年的压岁钱,结果有100%的人都是自己管理的。我觉得这是造成学生的满足感的因素之一,促使他们追求高消费。 通过分析以上的情况,我们向广大学生,家长及校方,提出以下几点:加强宣传的力度,利用学校和班级的墙报大力宣传要合理利用零用钱,使中学生认识到,钱来之不易,让他们懂得要勤俭。
学校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深刻的认识到钱来之不易。父母不应给学生太多的零用钱,应教育他们,让他们走出误区。父母也应多关心子女消费的情况,促使他们不要乱花钱。
学生调查报告 篇5
摘 要: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当之无愧的接班人,大学生的个人态度和选择影响着国家的发展方向,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国家未来成就的高低。
关键词:大学生;暑期学习;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经历了一个学期紧张忙碌的学习之后,暑期中的大学生是否保持着在学校时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抓紧暑期的时间对于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查漏补缺?是否在为即将步入社会进行准备和积淀?亦或是大学生仅仅是忙碌于各种娱乐场所和娱乐活动,利用假期尽情放松,纵情欢乐。那么大学生在暑假期间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是多少?学习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本次调查将对以上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于对大学生暑期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二、调查目的
要求详细了解大学生暑期学习态度的转变、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的安排以及学习所取得的效果等,从而给大学生合理安排暑期学习情况给予良好的建议。具体目的如下:
①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详细了解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假期实际学习状况,找出普遍性问题;
②在找出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剖析,探究产生问题的原因;
③依据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引导大学生在暑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三、调查项目
根据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项目包括:
①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专业、年级、家庭情况等。
②被调查者暑期的主要活动、学习态度、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计划、学习的成效等。
③被调查者对于暑期不能有效学习的原因的看法、对于暑期学习的价值的看法、对于有效学习的建议等。
四、调查对象的选取
调查对象的选取是社会调查实施的关键一步,只有科学地选择调查样本,调查才有代表性。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郑州大学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样本容量为240人。根据调查目的,结合本次调查的实际情况,我们计划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调查对象。
第一阶段,将调查对象按照大一到大三的顺序,从高到底排列,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样本数量为80。
第二阶段,在每个等级内,根据文科、理科、工科及医科分为四个单位,每个单位样本容量为20。
第三阶段,根据所划分的等级和单位,分别进行随机抽样,抽选出调查对象,值得注意的是,问卷发放时,应做到男女比例合理分配。
五、调查时间
此次调查的预设时间为20xx年8月20日――20xx年8月31日。
六、调查方式和方法
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类别的大学生中广泛发放问卷,对具有突出特点的个案进行深入访谈。随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本课题的总结和讨论,并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
七、调查员的规定和培训
(一)规定
1、仪表端正、大方。
2、举止谈吐得体,态度亲切、热情。
3、具有认真负责、积极的工作精神及职业热情。
4、要具有把握谈话气氛的能力。
(二)培训
培训必须以实效为导向,本次调查其人员的培训决定采用举办培训班、集中讲授的方法,针对本次活动聘请有丰富经验的调查人员面授调查技巧、经验。并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调查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端正其工作态度、作风,激发他们对调查工作的积极性。
八、工作安排
1、整理资料和问卷,统一印发240份问卷,并分发给组员;
2、分三组,每组二人,每组80份,每组分派到抽样出的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对于典型情况由专人进行面对面会谈;
3、向各组收集问卷和资料,组长负责整理和整合调查问卷内容;
4、组织全体组员讨论并根据完成的调查问卷制定表格,总结调查结果;
5、起草调查报告,讨论问题并修改更正,撰写调查报告。
九、调查进度安排
十、资料分析方法
本次调查将使用国际通用的市场调查分析软件SPSS13.0对调查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保证调查的精确性;对开放式的部分资料将作定性分析。
十一、调查费用
十二、调查可行性分析
1、本次调查主要在郑州大学新校区进行,针对的主要是大一到大三的在校大学生,范围比较小,调查目的明确,场地比较集中,便于进行问卷调查。
2、本次调查内容不涉及调查对象的隐私和敏感话题,不包含较难回答的问题, 避免了调查对象不愿意回答的问题。同时本次调查采用即发即收的形式,调查员在旁边等候被调查人填写完问卷以后予以收回,能够充分保障问卷回收率。
3、在典型案例的调查环节中,可请各学院的团委学生会为我们提供采访对象。
4、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建议为本次调查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坚强的后盾。
5、调查成员多为大一和大二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足,为本次调查提供了时间保障。
6、调查所需的经费比较少,在承受范围之内。
学生调查报告 篇6
前言
手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通讯工具在社会中的普及率已经越来越高,甚至一些初中生和小学生都已经配有手机,而手机对我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逐渐的演变为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一天不带手机就总觉得好像缺什么东西,做事也不够专注,总觉得会有人联系我们,一直在纠结“如果那人找不到我怎么办?”“会不会耽误什么事啊?“其实手机可能一直没什么动静,根本没人找你。现在我们上课基本都会带手机,经常会有人在上课时觉得手机震动了,赶紧掏出来看一下,根本就是错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通讯方式也越来越方便快捷。因为手机的方便性,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手机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而且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多,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了,而且还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如娱乐,信息查询等。面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价格也相应的下降了许多,对于上大学的我们来说,大部分人都不是本市人,而且还需要寄宿在学校,为了更方便的跟家人沟通,跟同学们交流,几乎上人手一部,手机在我们大学生活中非常的普及。
我们小组做这次调查报告的目的是了解手机给大学生生活上带来了哪些影响,当然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希望由此引起学校,家长和大学生本人的重视,引导大家正确的使用手机,最大限度的消除手机给我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此,我们小组在我们学校(河南工业大学)对80人做了“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的调查。下放调查问卷80份,收回78份,有效率为97.5%,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拥有手机的人。
摘要: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分为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学生调查报告,另一部分是手机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调查报告的实数据分析,最后是结合调查报告,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一点关于使用手机的一点建议。
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以及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引导大家正确的利用手机资源,更好的利用手机方便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我组对我系三个年级做了“手机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问卷调查。下发问卷100份,收回95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调查现象分析
调查指出:有70%的人在去教室上课时会经常带着手机,而上课从不带手机的只有1%;有大约18%的人手机几乎24小时不离身,一定要在自己伸手可触的地方,年级越高,此类人所占比重越大;整体来说,年级越高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却越长;绝大部分人在睡觉前都要玩手机,聊天、看网页、游戏等;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多,手机也不仅仅是用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用来上网、听歌、玩游戏、帮助学习、方便生活等;有59%的人认为如果有一天没有手机生活会变的无聊、枯燥,只有17%的认为生活完全不变。
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很强,手机无形中已经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对我们的生活学习造成很大影响,这其中有有利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影响
手机可以方便我们和家人朋友联系;可以利用手机上网查些学习资料;用手机上的字典查英文单词,有助于学习英文;可以查询各类生活信息,如客车、列车的出行信息;在外旅游时,可以利用手机上的导航应用指引方向……
不利影响
影响学习效率,无形中缩短了学习时间;手机辐射比较大,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长时间对着手机屏幕,会影响视力;晚上玩手机太晚,影响睡眠质量,减少了休息时间……
任何事物都有两方面,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重要的是我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放大其有利的一面,缩小其不利的一面,充分发挥其有利作用,更好的学习、生活。
根据此次问卷调查明显可以看出,高年级的人对手机的依赖性更大,我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刚开始大学生活的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新奇,高中的学习习惯还多少有些影响,而大二、大三的人则是人称的“老油子“,学习?有的懒得学,有的因为听不懂不想听,上课就靠玩手机度日
2. 大一刚开学大家喜欢在一起聊天、互相认识一下或是逛街,总之有很多事,学长学姐们却对这些兴致缺缺,没了自己当初的激情
3. 课外活动比较少,学校没有多少很吸引人的活动、比赛,吸引大家参加,这样周末和课余就比较无聊
4. 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比较多的用手机来打发时间
当问到手机主要用来干什么时,50%的人选择上网,约12%的人用来看电子书,另外只有28%是打电话,而在联系方式中,通话,发短信,聊Q飞信和人人所占的比例几乎相同。所以大家对手机功能的普遍要求就是接打电话,发短信,并且能够上网,有通讯功能和娱乐功能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手机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更希望手机除了能够打打电话,交流感情外,还能够给我们带来娱乐,了解外界的信息等。当提到多长时间往家里打一次电话时,50%以上的人是一星期一次,较少部分的人选择半月一次或一个月一次。这个结果说明手机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力,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有助于大学生扩大交往范围,对保持一定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友谊方面有积极的影响。而手机上网看新闻了解国家大师,社会百态。可见,使用手机,有利于增加大学生对实施的动态把握,对社会趋势的把握,增加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当成社会生活中的一份子。
在对不同年级调查时,使用手机的情况也不一样,大一的新生因为课业较少,空余时间较多,所以玩手机时间比较长,而且他们刚从高中迈入大学,联系同学,和家里打电话的次数也相应的比大二大三的多,话费也花费的比较多。大三的学生要忙着考研,学习任务比较重,玩手机的时间大大的缩减了很多,打电话,上网也相应的少很多。对于男女生,男生因为对新闻,球赛等比女生更加关心,所以绝大多数的男生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比女生长,而女生更加的倾向于用手机来看看小说,发发短息等。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手机的普遍使用是必然的,他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多,它带来的方便性与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使用它,让它对我们的生活更有用也是需要我们注意的。防辐射的措施:
一、接通瞬间将手机远离头部。
二、长话短说,每天使用手机累计通话时间不应超过1~2小时。
三、尽量少打出电话。
四、左右耳交替。
五、弱信号区少通话。
六、尽量用耳机。
七、尽量不在电量低时接打电话。
八、尽量不要充电时打电话。
九、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边。
最值得我们大学生学习注意的,我们必须锻炼自己的自制力,让自己更有效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让自己过分的依赖手机,抵制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学校也可以出一些规定,如:教室不能带手机等来督促学生们学习,让手机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减低手机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不仅要克服自身对手机的依赖性,也取决于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所以,需要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多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帮助大家减低对手机的依赖性,减轻手机对大家的不利影响。
学生调查报告 篇7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生有两次出生:头一次是在开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则是在萌发爱情的那一天。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悄悄地降临到我们的身边,随着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自然会在大学生的内心萌发。那么我校大学生是怎样对待爱情、追求爱情的呢?就这些问题,我对全校各个院系做了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一、大学生的恋爱特点1. 普遍性。在被调查的同学中,42%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而有31%的同学则表示目前未谈,若遇到合适的也会陷入其中,只有不到三成的同学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南京大学心理协会的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当中有近99%的人在校期间有过恋爱的经历。
2. 成功率低。调查数据显示:希望毕业后结婚的不到3%,而在校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分手的比例竟高达85%.特别是毕业生在面临毕业、就业等诸多方面压力时“大学恋情”就像温室里的牡丹,放到现实环境中不堪一击。
3. 低年级化。当前大学生的恋爱,呈现低年级,而且数量一直在增加。我看到南京一高校的调查统计显示: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谈恋爱的学生在同年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20%、40%、60%、80%. 4. 公开化。在当静的'大学校园里,无论是教室、图书馆、马路上还是在食堂、操场……都有大学生谈恋爱的身影,一双双,一对对,随处可见;在大庭广众之下拥抱、接吻的都习以为常了。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5. 世俗化。大学生恋爱的世俗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生恋爱中的性冲动明显增多;二是恋爱的非责任化(所谓非责任化,就是不少同学对恋爱更多地抱有一种游戏的态度,而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倾向明显。
6. 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1. 恋爱心态健康,择偶标准个性当先。现在大学生在选择恋人时注重对方的修养、人品德等内在素质,希望双方能有思想、心灵层次的沟通,而不是单纯的把金钱、地位、漂亮的容貌放在首位。调查显示:80%的人选择“两情相悦”。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恋爱心态是健康的。
2. 恋爱的浪漫色彩浓烈。大多数学生在经济上依靠父母,缺乏对现实社会真实、深入了解,对未来生活的设计过于乐观,对将要面临的困难和挫折也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所以,大学生的爱情多是海市蜃楼般的美丽虚幻,经不起矛盾和挫折的考验,在现实面前往往以分手收场。
3. 恋爱盲目性较大。大学校园浓厚的恋爱氛围,使一些大学生觉得恋爱是一种“时尚”。他们看到周围的同学都成双成对的,就想要自己进行一场不计后果的恋爱,这些人只是盲目地随风而动。
4. 大学生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弱。大学生中“有情人”虽多,但“成眷属”者少,这样就有很多人失恋。大学生感情受挫后应该对自己和对方都采取宽容的态度,尊重对方的选择。但仍有一部分同学摆脱不了“感情危机”,有的失去信心,立誓:“横眉冷对秋波,俯首甘为光棍”,放弃对爱情的追求。
5. 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在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此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恋爱只是为了获得经验”这种观点或者在校园中还并非主导,但已开始被越来越多学生提及。一些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为了满足与异性交往的欲望,寻求刺激、填补精神上的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游离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费。一些大学生则是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只注重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实质上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但根据调查,28%的大学生谈恋爱是为了“体验爱情的幸福”;38%是为了“充实大学生活”;11%的为了是“将来能结婚成家”;10%的是为了“赶时髦”。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注重的是恋爱过程,至于恋爱的结果已经不太在意了。
学生调查报告 篇8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
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已经形成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以及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
作为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已经在因特网上实现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
“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之一。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这个问题的呢?1999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
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形式,受访大学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20人),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你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影响谈谈自己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一般流程吗?4、你知道什么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了解吗?第二部分是获得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问题: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方面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
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具体报刊名称。
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
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表现了较大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
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中,认为电子商务对社会有很大影响的占23;认为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的学生占46;认为中国目前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影响力有限的占31。
这一方面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影响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一定的距离。
这不能不让我们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问题确实很多。
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明确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部分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具体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过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这部分人全部是经济管理类学生。
可见,在深入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
在这方面,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
但是所占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专业无人了解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
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
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专门的研习,而且都集中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
研究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自己曾钻研过此类问题。
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这个数字是相当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
电子商务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重视。
就目前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自己已经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学生更少。
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第二部分的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了解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
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部分本科生是通过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相关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方面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方面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数量也在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方式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具体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方面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中国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
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这些排名靠前的报刊,在1999年都专门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
在人们迫切想了解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
但是没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没有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动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了解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最新技术应用。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通过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了解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
但是,他们缺少系统全面的学习。
在电子商务成为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