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叠彩山名字的由来 叠彩山位于桂林市区偏北,是桂林市主要风景名胜之一。主峰明月峰海拔223米,是市区中一个较高的山峰,相对高度73米。
叠彩山之得名,最早见于唐会昌四年(844年)诗人元晦(huì 音会)的《叠彩山记》石刻中:“按图经,山以石文(纹之别字)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元晦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元稹(zhěn音枕)的侄子,唐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他被任命为桂管观察使(地方行政长官,唐代广西设桂管、邕管、容管三个省一级以下的行政区域)。唐会昌三年(843年)六月元晦始建叠彩山,修道路,建亭阁,会昌四年七月竣工。他认为,山石层层横断,就像一匹匹彩缎堆叠起来一样,因此给山起名为“叠彩山”。
叠彩山由二山(于越山、四望山)和二峰(仙鹤峰、明月峰)组成。它本是海底里奇形怪状的岩石,其升出海面的年代大约是三亿六千七百多万年前。由于沉积的石灰岩中有厚层、薄层之分,使峰岩层层叠加起来。升出海面的叠彩山,受到长达千百年的风化,地表水沿着溶岩表面裂缝溶蚀,岩石裂缝面参差不齐、色彩各异,就像彩色绸缎整齐地堆叠在一起。
二、于越山 叠彩山南麓有登山石道,沿石级上,举目便见“叠彩亭”。此亭原为清光绪年间临桂知县秦焕所建,1958年重修。亭柱上悬挂着新写的秦焕以“风洞”为上下联首字的对联:
风景大文章,流水潭烟空万象
洞天古图画,诗人名士共千秋
由叠彩亭东上为于越山,曾在此建“于越亭”,解放后改为“于越阁”。登阁远眺,景色迷人。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到此吟诗作赋,抒发情怀。
唐代诗人元晦作《于越山记》和《越亭二十韵》诗,盛赞这里的风光美景。据古籍记载,“于越”(有人说是“干越”之误)是古代百越 (古时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少数民族) 民族的一支,秦汉时期活跃在南方,三国时吴国派遣大将步骘(zhì音智)征服了于越,因此以百越人的一支“于越”给山命名。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于越山已经是一个游览胜地,山下建有楼阁寺宇,颇为壮观。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古迹早已湮没。至今可以游览的,在于越山北侧山腰有个“素洞”,东麓有“康岩”。这是清代名人康有为(号长素)在桂林讲学时发现的,并分别以他自己的号和姓氏来题名。
三、四望山
(1)《四望山记》
四望山位于叠彩亭之西,山上树茂林密,呈现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旧时,山上长着很多的桂树,每当金秋时节,桂花盛开,香气四溢,因此原先叠彩山又有“桂山”之称。由叠彩亭沿着风景道行数十步,在四望山东面的悬崖上可见“四望山”三个篆字。题榜之下,刻有《四望山记》。这两则题刻同属晚唐诗人元晦,在会昌初年(841年)任桂管观察使时的作品。记中写道:“山名四望,故亭为销忧。”当时山上建有“销忧亭”,是游人云集的地方。因年代久远,现已湮没。有人认为,元晦引用东汉诗人王粲(càn 音灿)《登楼赋》中“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的典故,表达他强烈的思乡之情。
(2)羽卿和李少莲的题刻
四望山以山石奇特而著名,那光怪陆离的石块,好像一个用玑珠翠玉堆成的蓬莱仙岛。那山崖上的“江山会景处”和“玉叠蓬壶”的巨幅题刻,更显得此山的峻美可爱。“江山会景处”五个大字的落款是“万历乙巳秋日羽卿”,题词者名王鸣鹤,字羽卿,明代江苏淮阴人。他曾任广西征蛮大将军,爱好诗文山水,桂林的隐山、白龙洞、七星山、阳朔等地都有他的诗作题刻。明神宗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王鸣鹤与时任广西巡抚的扬芳等好友七人同游桂林,登上叠彩山,为这里迷人的风光所吸引,于是挥毫写下“江山会景处”五个大字。意思是告诉人们,桂林山青水秀的美景几乎都汇集在这周围,而叠彩山超群拔萃,是桂林山水荟萃之地。
清人李少莲,字景山,今广西桂平人,大学士。道光乙巳年(1845年),他游叠彩山后,被其奇异的风景所吸引,心情特别愉快,于是写下“玉叠蓬壶”四个大字,以表达他对叠彩山的赞美之情。《拾遗记》书中说,相传古代海上有神仙三岛:蓬莱、方丈、瀛洲,又因这三岛“形如壶器”,又叫蓬壶、方壶、瀛壶。他认为,在此眺望叠彩山的明月峰,犹如巨型碧玉壶,很像白玉堆砌起来的“蓬壶” 仙境,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一样。“玉叠蓬壶”四字,字体浑厚,笔力刚劲,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