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力的拼音
tōng lì
tōng lì
[concerted effort] 一同尽力;全力
通力完成任务
(1).佛教谓无所不至的神力。 唐 白居易 《济偈》:“通力不常,应念而变。”
(2).一齐出力。 明 方孝孺 《与友人论井田》:“但使人人有田,田各有公田,通力趋事,相救相恤,不失先王之意则可矣。”《人民日报》1982.3.29:“只有通力协作,才能较快地把邮电建设搞上去。”
相关范文推荐
酒牀的拼音jiǔ chuáng 酒牀的意思见“ 酒床 ”。
万斛的拼音wàn hú 万斛的意思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
百能百俐的拼音bǎi néng bǎi lì 百能百俐的意思见“ 百能百巧 ”。
青苹末的拼音qīng píng mò 青苹末的意思战国 楚 宋玉 《风赋》:“夫风生於地,起於青苹之末。”后因以“青苹末”指初起的风,小风。 唐 张聿 《景风扇物》诗:“何处青苹末,呈祥起远空。”
地师的拼音dì shī 地师怎么写好看地师的意思指旧时看风水好坏的人。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一》:“一日,至余斋中,坐客不期而集者二十餘人:或文学,或布衣,或掾史、貲郎、丹青、地师。”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报应·德报》:“远近地师相度之,皆以为此鼎元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