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涉的拼音
lì shè
利涉的意思
(1).顺利渡河。《易·需》:“贞吉,利涉大川。”《北史·魏纪一》:“冰草相结若浮桥,众军利涉。”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客行贪利涉,夜里渡 湘 川。”
(2).称舟楫为利涉。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 晋 王叡 《灸毂子录·序乐府》:“赠人利涉,则述《公无渡河》。”
lì shè
(1).顺利渡河。《易·需》:“贞吉,利涉大川。”《北史·魏纪一》:“冰草相结若浮桥,众军利涉。” 唐 孟浩然 《夜渡湘水》诗:“客行贪利涉,夜里渡 湘 川。”
(2).称舟楫为利涉。 唐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 晋 王叡 《灸毂子录·序乐府》:“赠人利涉,则述《公无渡河》。”
相关范文推荐
旦会的拼音dàn huì 旦会的意思指农历初一之朝会。《南齐书·礼志上》:“ 秦 人以十月旦为岁首, 汉 初习以大饗会,后用 夏 正,饗会犹未废十月旦会也。”
讲辨的拼音jiǎng biàn 讲辨的意思讲议论辨。 元 戴良 《吴原伯哀辞序》:“有疑则进而质之父师,退而与其弟 沉 私相讲辨。”
一寒如此的拼音yī hán rú cǐ 一寒如此的意思《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魏 使 须贾 於 秦 , 范雎 闻之,为微行,敝衣閒步之邸,见 须贾 …… 须贾 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 范叔 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綈袍以赐之。”后用以表示贫困潦倒至极。 宋 范成大 《再游上方》诗:“ 范叔 一寒如此, 刘郎 前度曾来。” 元 方回 《次韵许大初见赠》:“赖是同乡復同味,一寒如此遽春还。”
尺布斗粟的拼音chǐ bù dǒu sù 尺布斗粟的意思汉文帝 弟 淮南王 刘长 谋反,事败被废,徙居 蜀郡 严道县 ,途中不食而死。民间为此作歌谓:“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事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后多以“尺布斗粟”讥兄弟不和。《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民有作歌歌 淮南厉王 ”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尺布斗粟,犹尚不弃,况於兄弟而更相逐乎?” 南朝 宋
梗概的拼音gěng gài 梗概的意思[broad outline;main idea;gist] 粗略;大概,大略的内容、要点或讨论题的主要原则略举梗概故事梗概详细解释亦作“梗槩”。1.大概,概略。《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李贤 注:“梗概犹粗略也。” 宋 陆游 《书<宛陵集>后》诗:“粗能窥梗概,亦足慰平生。” 廖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