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开电脑店的“80后”小伙,一个冲动跑回老家租地种植“鳅田稻”。没想到搞农业却比他想象中艰辛,所幸凭借互联网销售,他总算闯出了一条新路。
近日,在武隆县凤来乡,28岁的陈明亿向记者介绍了他返乡种粮遭遇的“一波三折”。
1、第一份创业计划书他成为凤来一大笑话
2011年11月,陈明亿的女儿希竹呱呱坠地。“那段时间,国内食品安全事故频出。”陈明亿说,从看到女儿的那刻起,他就有一个心愿,要让家人吃上安全的食品。
首当其冲的是米饭。陈明亿的老家在武隆的“稻米之乡”——凤来乡。“传统水稻没效益,如果在稻田里再做点其它文章呢?”他无意中了解到稻田养鳅这种模式,匆匆考察后,脑壳一热,当着镇领导的面拍下胸脯:“我回来种‘鳅田稻’!”
当晚,陈明亿在电脑里敲下了他的第一份创业计划书。他清楚地记得,那是2012年4月,核心内容是计算投资,需要投多少钱、能赚回多少钱。
“我准备在临江村江家溪农业社先流转80亩地,流转金、种子、肥料、鳅苗等投入大致一算,需要几万块钱,产出能有10多万元。”
虽然在农村长大,可陈明亿从没干过农活。职高毕业后,他一直在外地工作,2007年回到武隆,也是开电脑店、做办公设备解决方案。如今回家种地,他发现完全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凤来土地流转金一般在300到400元一亩,我开口就提600元。”陈明亿说,“我认为钱多自然能拿好货,没想到根本行不通。”
“你这么小的娃儿能做事?”“会不会把我们的土地搞丢了?”跟农民谈合同,大家冷嘲热讽,说得他面红耳赤。最终,请来社长和驻村干部帮忙,开了3次动员会,带着电脑和打印机当面打合同、付现钱,又承诺优先用工,才从60多户农户手中把土地流转出来。
签完合同,真正的挑战才开始,陈明亿说。
当时,县城小工要200元一天,农村才70元。“我觉得太便宜了,就涨到80元!”没想到不少人不请自来,就连路都走不稳的老头,拄着拐杖也来搭田坎,还要求80元一天……“正常情况下,8000元就能搞定的插秧,我最后花了2万元。”陈明亿连连感慨。
而他自认为能赚钱的泥鳅,最终也因为技术问题和遭遇洪灾,70万尾苗子全部“打了水漂”。“当时,满河沟、公路上都是死泥鳅,成为凤来的一大笑话。
2、第二份创业计划书他销售总额上千万
秋收时,陈明亿收获了5万斤稻谷。陈明亿说,辛苦一年,没用肥料和农药,这样的米按市价1.2元/斤卖太便宜了!
他加工设计了包装,注册商标“凤来谷”,拿了一部分米让朋友品尝,剩下的一部分拿到淘宝网上试销,1袋8斤,卖45元一袋。2012年国庆开卖,年前全部销完。
生产过程的艰辛和销售结果带来的喜悦,让他领悟到:生产一定要标准化;农业要走出来,一定要解决销售的问题。
2013年,他写下第二份创业计划书,重新选址,在高楼村枫香堡组流转280多亩土地作示范基地,开始走标准化生产道路。“标准化的核心,就是全程可控。我从购种、施肥到用工,各方面抠细节。”陈明亿说。
他一改过去的被动局面,在流转土地时进行用工登记,掌握主导权。根据登记顺序,需要用工时电话通知,务工价格事先告知农民,不再讨价还价。
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将劳动力分为ABC三等,由管理员根据劳动效率和表现来评选,A类工资由70元/天变为80元/天。10月收获时节再进行公示,做工最多的前三名,按工资总额5%奖励。2013年,做工冠军张顺禄,从他手中领了6万多元工资,又拿到了3000多元的奖励,让周边农民羡慕不已。
他又建立团队,专注网络销售。当年,通过微博、淘宝网店、自建电子商城、团购平台等渠道卖出370多万元,不光自产的25万斤稻谷销售一空,通过订单收购,周边农户的稻谷也卖了个好价钱。
2014年,他自产稻谷43万斤,泥鳅繁育技术也终于获得成功,收获了2万多斤泥鳅,截至今年2月,总销售额达1173万元。
3、第三份创业计划书他确定未来努力方向
最近,陈明亿又在电脑里敲下了他的第三份创业计划书。
“我花了两三年来建立诚信,实现标准化生产,如今基地有了,市场也有了。”陈明亿说,农业不上规模,没效益;上了规模,产业链是问题。他的这份计划书,不是针对生产,而是侧重于稻谷的烘干整理、仓储、深加工和物流配送。
建标准化粮仓、搞稻谷的烘干加工等,都需要固定资产投入。“我测算了一下,需要投入上千万元。可以申请贷款,也可以引入合作伙伴,这是未来几年努力的方向。”陈明亿说,搞农业,有机遇也有挑战,作为农业“新鲜人”,他愿意不断尝试。